[实用新型]开口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7183.4 | 申请日: | 200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向东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跃华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开口器。
医用开口器,是临床上用来在急救时撑开病人口腔,进而实施抢救手段的器械。目前的开口器,其结构为一个带膨出柄的螺丝拧接在一个与之垂直的条形结构的中心,条形结构的左、右两端铆接两条相互对称、每条整体呈“L”形的结构,两“L”形的转折部位横向结构端在螺丝处,“L”形的竖向结构呈一直线,末端外侧有数排小齿,使用时,拧动螺丝,推动“L”形结构的转折部位横向结构端向外扩张,带动“L”形结构的竖向结构外张,其末端外侧的小齿置于病人的牙齿上,用于开口。这种结构,由于“L”形结构竖向结构为直线,其末端置于病人的牙齿处为最宽处,向后逐渐变窄,导致医务人员的操作空间狭小,不利于迅速抢救病人,同时“L”形结构的竖向结构末端外侧的小齿直接接触病人牙齿,易损伤病人牙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目前的开口器医务人员操作空间狭小且易损伤病人牙齿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空间大、不易损伤病人牙齿的开口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的开口器的两“L”形的竖向结构修改为向外向膨出呈弧形的结构,其末端外向先弧形内收再膨出,形成较深的槽。
本实用新型的“L”形的竖向结构的末端外向的深槽外,可设置软垫或软套。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拧动螺丝,推动“L”形结构的转折部位横向结构端外向扩张,带动“L”形结构的竖向结构外张。由于“L”形的竖向结构向外膨出,导致扩张后,病人口腔内与口腔外一定距离均有较宽的宽度,方便医务人员操作;同时,“L”形的竖向结构末端外向的深槽卡合病人牙齿较好,不伤牙齿,加上软垫或软套后,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为螺丝膨出柄,(2)为螺丝,(3)为条形结构,(4)为“L”形结构的横向结构,(5)为“L”形结构的竖向结构,(6)为深槽。
如图所示,带膨出柄(1)的螺丝(2)拧接在一个与之垂直的条形结构(3)的中心,条形结构(3)的左、右两端铆接两条相互对称、每条整体呈“L”形的结构,两“L”形的转折部位横向结构端(4)在螺丝处,其特征在于“L”形结构的竖向结构(5)向外向膨出呈弧形结构,其末端外向先弧形内收再膨出,形成深槽(6)。
深槽(6)外,可设置软垫或软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向东,未经袁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