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无效
申请号: | 00227219.9 | 申请日: | 200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农德斌;尹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德斌;尹炳生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跃华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腔 多道 电极 | ||
1.一种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的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点大小为0.05~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斜线状针型电极相邻两个针尖距离为1~3mm,各电极导电点间距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圆柱状针型电极导电点间距为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斜线针状型电极大小为长60~80mm,宽2~5mm,高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圆柱状针型电极长为60~80mm,直径为1.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德斌;尹炳生,未经农德斌;尹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2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