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7315.2 | 申请日: | 200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14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钟邦克;张渊明;庞先杰;杨骏;毛萱;彭少洪;宋瑞琦;钟前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2/00 | 分类号: | B01J12/00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燕玲 |
地址: | 5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氧化 管状 催化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装置,更详细地是适用于烃类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呈薄膜状的管式反应器。
烃类化合物,特别低碳烯烃如丙烯(C3=)、异丁烯(iC4=),经选择氧化可以获得相应的醛和酸等,烷烃如正丁烷(nC40)选择氧化可得到顺酐。近年来由于低碳烷烃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丙烷经选择氧化为丙烯醛和丙烯酸也受到了重视。这些醛、酸和酸酐是基本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原料,它们有多方面的用途。例如,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的化工产品达百种以上,广泛用于纺织、涂料、皮革、建筑、电器、汽车、胶粘剂、广告装璜、甚至现代农业等行业。
在烃类选择氧化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引导反应向不同的方向进行,产物的分布差异很大;催化剂的选择性也决定了产物的收率。另一方面,反应器的合理设计和催化剂的形态对于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率有重大影响。烃类选择氧化通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此外还有流动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等,这类反应器存在如下缺点:由于传热传质条件受到限制,不利于加速反应,容易产生副反应,降低了目的产物的选择性,使目的产物的收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反应器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态和反应器的结构,以改善反应条件,提高烃类选择氧化反应目的产物的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内、外管之间有空隙,以便气流通过;内管由微孔金属管两端焊接无孔金属管构成,微孔金属管的微孔大小为微米级,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涂覆催化膜层,内管一端为吹扫气入口,另一端为产物出口;外管两头分别连接一个气嘴。
发明人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当外管和内管达到下列尺寸时,反应效果最佳:外管直径8~60毫米、厚度2~10毫米、长150~2000毫米,内管直径为5~50毫米、厚度1~4毫米、长度与外管相同;微孔金属管长50~10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使用的微孔金属管必须对烃类氧化反应无活性,例如钛金属管、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所用的催化剂可以是杂多化合物(如磷-钼、磷-钨、硅-钨杂多酸及其衍生物),含过渡金属的铋-钼、碲-钼或铁-锑复氧化物(含载体或助剂),以及由这两类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
催化剂的涂覆方法是将杂多化合物的浓缩溶液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溶胶喷涂在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或者用流涎法,使之在微孔金属管外表面自然形成薄膜。该催化膜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双层或多层复合催化膜。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的加热可采用通用的加热方式,例如管式电炉加热、盐浴加热。使用管式电炉加热时,管式电炉内镶有厚壁(20~40mm)黄铜管,管壁有深达中央的小孔,用以插入铠装热电偶,黄铜管内径为8~60mm,使反应器外管正好能插入,并与铜管紧密接触,以保证反应器温度均匀。使用盐浴加热时,将整个反应器置于盐浴中。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工作时,原料气从气嘴输入,流经催化膜,反应后的产物透过微孔金属管进入内管;从内管一端输入吹扫气,如氮气等对反应为惰性的气体,将反应后的产物从内管另一端吹出。
为了使反应器同时具有反应和分离的功能,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的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涂覆一层具有纳米级微孔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物可以是SiO2、或Al2O3、或TiO2等,然后再在氧化物膜上涂覆催化剂膜。反应器工作时,空气或氧气从外管一端的气嘴输入,混合烃类从吹扫气口输入内管,调小内管下端出气速度,以维持内管有一定的压力,使较小的烃类分子相继流过微孔金属管、氧化物层,到达催化膜进行反应,产物从外管另一端气嘴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适用于烃类氧化,如异丁烯、丙烯、丙烷等低碳烃类(C3~C5)的选择氧化。原料气含有烃类、氧气、氮气等。是否包含水汽要根据催化剂的性质确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催化剂薄膜化后,催化剂颗粒为纳米级;加上催化剂整个层面原料气(烃和氧)浓度均匀,催化剂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催化活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保险磁控锁头
- 下一篇:直接捅开铁口的压差式开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