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浆机无效
申请号: | 00227560.0 | 申请日: | 200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广钜;刘汉军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4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豆浆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豆浆机。
现有的豆浆机种类不少,结构各异。大多采用电热管浸在豆浆中,对豆浆进行加热并煮沸。在加热煮沸过程中,豆浆中的有机物粘附在电热管表面,并形成一层有机固化膜。该膜包裹电热管外表面,阻碍电热管与浆液热交换的顺利进行,导致电热管蓄热,温度增高,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使能耗增加。膜层逐渐增厚会产生两大不利,一是膜被不同程度的烧糊、变黑,产生糊焦味,破坏了豆浆本身的清香味,降低了饮用价值。二是这种增厚焦化的膜,牢固地粘附在电热管表面,清洗十分困难。
另外,现有的搅拌刀一般为一字形或S形,在搅打粉碎的过程中,豆、水、浆混合物只形成单向旋流,不但粉碎效果不好,豆渣较粗,不均匀,而且排浆不充分,黄豆利用率较低,豆浆浓度较低。此外,现有的过滤网罩底部的补水孔及过滤网筛孔不是偏大就是偏小,造成过滤网罩内的物料与过滤网罩外的液体交换不充分,或者泡沫过多,或者豆浆中豆渣含量较多,影响豆浆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不会产生焦膜、易于清洗、豆浆质量较高的全自动豆浆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全自动豆浆机,包括机头总成、过滤装置及桶体,其结构特征是电热管的表面涂敷有耐高温不粘层。
所述的不粘层一般为聚氟碳类不粘涂料。由机头电机驱动的搅拌刀为十字形板状空间刀片。所述过滤网罩底部的补水孔直径以12-22mm、筛孔直径为0.25-0.40mm为佳。
本豆浆机的电热管表面涂敷有不粘层,不会产生焦糊,使电热管的热效率提高,且易于清洗。将一字形或S形搅拌刀改为十字形板状空间刀片,使豆、水、浆混合物产生水平及垂直的双向旋流,提高了搅打粉碎效果,且出浆率高、豆浆较浓、口感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机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十字形板状空间刀片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网罩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热管的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1-图2,本机头总成3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盖1和提手2,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6、电源开关7及加热指示灯8,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9及防溢电极10,C形电热管11伸入到过滤网罩12之中。机头总成的单向交流串激电动机轴的底部固定的搅拌刀13为十字形板状空间刀片。图中4为机头下壳,5为盛料盆。
参见图3-图4,十字形板状空间刀片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参见图5-图6,过滤网罩12底部的补水孔15直径为一般为12-22mm,底部及周围的筛孔14直径为0.25-0.40mm。
参见图7,电热管11的外表面涂敷有耐高温的聚氟碳类不粘涂料层16,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17及绝缘填充料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广钜;刘汉军,未经苏广钜;刘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