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安全开合装置的压力锅把无效
申请号: | 00227792.1 | 申请日: | 200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15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梁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伟文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开 装置 压力锅 | ||
本实用新型属带安全开合装置的压力锅锅把。
压力锅在合盖时,若锅盖没转到位就加压,即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一般要在锅盖上加安全开合盖装置,现有的这类安全装置有的结构复杂,有的操作不便,有的安全度不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的带安全开合装置的压力锅把。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安在上锅盖上的转把(7),安在锅体上的锅把(11),转把(7)上设有正对锅盖上浮子阀(3)的浮子阀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把(11)的上部面上,沿旋转方向开有凹槽(10),凹槽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的凹槽碰壁(14),凹槽内侧壁上设有凹槽斜面突棱(15),在所述转把(7)下部的纵向滑槽(16)内,装有可沿槽滑动的控制杆(6),控制杆后端面与转把后壁之间设有控制杆弹簧(8),同时后部的控制杆垂直向下伸出转把下底面,进入锅把(11)的凹槽(10),控制杆上设有能对准转把上浮子阀孔(2)的过阀孔(13),转把滑槽(16)的侧壁上设有前面为斜面,后面为垂直面的滑槽斜面突棱(17),控制杆上设有可横向向内弹性压缩的碰钮(9),碰钮上部嵌在转把滑槽内,下部伸出转把下底面进入锅把(11)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转把按浮子阀孔(2)对准锅盖上的浮子阀的位置安装固定,当控制杆在弹簧(8)的作用下处于前位,其过阀孔(13)与转把上的浮子阀孔(2)重合,下面锅盖上的浮子阀可上升至将锅盖密封的位置(参见图1、图3),合盖时,将锅盖置于锅体上旋转,伸出转把下底面的控制杆部分转入锅把(11)的凹槽(10),控制杆在凹槽斜面突棱(15)斜面的作用下被顶向后部,随控制杆向后滑动的碰钮(9)被滑槽侧壁的滑槽斜面突棱(17)横向顶入,然后弹性复位,卡在滑槽斜面突棱后面的垂直面上,使控制杆锁定在后位,此时的控制杆将转把上的浮子阀孔挡住,使下面锅盖上的浮子阀不能上升(参见图4、图5),锅内即不能升压,只要锅盖未转到位,就使压力锅处于不能升压的状态,转把转到位时,控制杆上的碰钮(9)碰到凹槽碰壁(14)被压进,控制杆在控制杆弹簧(8)的作用下向前复位,此时锅盖上的浮子阀即可上升,使压力锅密封加压。在浮子阀受压力作用上升穿过控制杆过阀孔(13)进入转把浮子阀孔(2)后,只要锅内有压力,浮子阀就不会下降,控制杆也被锁定在前位,其后部向下伸出转把下底面的部分卡在锅把凹槽(10)的凹槽斜面突棱(15)内侧,不能转出,锅盖即被锁定不能开启,只有锅内释压,浮子阀下降,控制杆才能向后运动,使转把越过凹槽斜面突棱(15)转出。打开锅盖。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锅盖 2-浮子阀孔 3-浮子阀 4-固定缧钉 5-固定柱
6-控制杆 7-转把 8-控制杆弹簧 9-碰钮 10-凹槽
11-锅把 12-孔 13-过阀孔
图2、图1锅把11的A向视图
14-凹槽碰壁 15-凹槽斜面突棱
图3、图1转把7的B向视图
16-滑槽 17-滑槽斜面突棱 18-碰钮弹簧 19-销子 20-导向槽
图4、图1实施例在控制杆6滑动到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转把7的C向视图
图6、控制杆6结构示意图
图7、图6控制杆的D向视图
21-导向槽
实施例说明:
本例转把7下部为带纵向滑槽16的空腔,嵌入滑槽的控制杆6呈形,其后端面与转把空腔后壁之间设有控制杆弹簧8,控制杆后部垂直向下的部分伸出转把下底面,控制杆前部杆体上设有过阀孔13,当控制杆在前位时(参见图1、图3),过阀孔13对着转把上的浮子阀孔2,控制杆上还设有长形的孔12,锅盖1上的固定螺丝4穿过控制杆上的孔12拧入转把上的固定柱5,将转把与锅盖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伟文,未经简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