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上插座之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0227921.5 | 申请日: | 200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仙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42;H01R13/66;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荔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公***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上 插座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器材,特别是电插座。
目前所使用的壁上插座都是平面结构,即插座面板为平面,背面安装插座体和接线,安装这种插座到墙上有两种方法:明线装和暗线装,明线装时电线布设于墙面或用塑料线槽覆盖,插座体则被藏于一方盒内,布线安装完毕,插座盒高出墙面约4-5厘米,插座盒之间的连线或线槽则暴露于墙面,很不美观,其唯一优点就是易于布线安装和变更。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室内装修已不可少,装修时更讲究美观实用,明线装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故目前室内装修设计几乎都采用暗线装了,所谓暗线装即是将插座盒和电线都藏入墙体内,墙面只露出插座面板,布线安装完毕,墙面只看到较薄的开关或插座面板,十分美观,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变更,对于不考虑充分的设计当希望增加或改变插座位置时,便无计可施。另外目前的插座一般采用保险丝保护,当超负荷使用时,保险丝熔断,将电路断开,要将电路恢复,必需换上新的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插座能够实现:
A、方便于从现有的室内线路中获得电源。
B、方便于从本插座获得(接出)电源,以便扩充。
C、方便于本插座的安装,美观大方。
D、具有过载自动切断电源、延时恢复通电功能。
E、具有安全和方便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设计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插座面板、插座体、卡线体、自动断电器、内部连接线、指示灯、安全盖、挂线勾等构成,下面分别说明其结构以及相互连接关系:
1、插座面板,插座面板是插座的主体,在插座面板中部内设置插座位,在插座面板内周边处设置卡线位,卡线位较薄而插座位较厚,故将插座面板设计成中部凸出形。在插座面板正面开有插孔、安全盖固定孔、螺丝固定孔、指示灯孔,在侧边留有接线孔。在插座位上设有插座体固定座、插座体固定杆和接线沟。在卡线位上设有卡线体固定杆和接线孔。
2、插座体由插座铜片和插座盖板组成,插座铜片为两片或三片,分别作为正、负、地线,插座铜片和插座盖板上都开有与插座固定杆相对应的固定孔。将插座铜片和插座盖板通过插座固定杆安装到插座位上。
3、卡线体由金属固定器和卡线盖组成,金属固定器作卡式接线之用,将金属固定器放入卡线位内,卡线盖上设有支架、退线孔和固定孔,卡线盖内镶有导电铜片,将卡线盖盖到卡线位上通过卡线体固定杆压紧金属固定器,一个金属固定器和一块导电铜片成为一组接线器,每个卡线体可有2-3组接线器。
4、内部连接线是指用导线将所有的卡线体和插座体并联起来。
5、自动断电器串接在插座体的接入火线上,自动断电器具有过载断开、延时复接特性,起自动保护作用。
6、安全盖为一块塑胶平板,安全盖上设有固定杆和挂孔。使用时将固定杆插入安全盖固定孔中使安全盖将插孔盖上,不用时将安全盖取出。可将安全盖的挂孔挂到挂线勾上。
7、挂线勾安装在插座面板的螺丝固定孔上,用于挂安全盖和插头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卡线体与其它电源或插座连接,方便快捷,主体中部凸型设计更适合于现有室内已完成布线但需要扩充插座,又要求美观的情况下使用,内部设置的自动断电器具有更便利的过载保护功能。安全盖和挂线勾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安全和更方便。
下面用附图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拆图。
图2、插座面板后视图。
图3、安装了插座体和卡线体的插座面板后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连接线示意图。
图5、卡线座与电线连接示意图。
图6、从卡线座中退出电线解释图。
图7、安全盖使用状态图。
图8、插座使用状态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串接举例。
本实用新型由插座面板、插座体、卡线体、自动断电器、内部连接线、指示灯、安全盖、挂线勾等组成。
如图2所示的插座面板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在插座面板1中部内凹处设置插座位2,在插座面板1内的正下方、左上方、右下方设置卡线位5,卡线位5较薄而插座位2较厚,故将插座面板1设计成中部向前凸出的形状,在插座面板1正面凸出部位开有插孔11和安全盖固定孔12、在两边开有螺丝固定孔13、右下角开一小指示灯孔9,插座面板1的侧边留有接线孔14。在插座位2上设有插座体固定座21、插座固定杆211和接线沟23,中间为插座体空隙22,在卡线位5上设有卡线固定杆51和接线孔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仙,未经邱金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7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