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插头无效
申请号: | 00228133.3 | 申请日: | 200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冬雷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H43/30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晓颖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温控插头,尤其是适合于需要温度控制的电器使用。
目前使用的插头,尤其是家用电器的插头,例如电饭锅、电烤炉等,其使用的插头一般由简单的机械结构构成,工作原理都是靠双金属片直接感温,变形,使触点弹开,调温是利用改变金属弹片的弹力及变形大小来达到的,不能实现准确、直观的温控效果,更不能限制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电子程序温控结构的温控插头,将机械的控制转化为数字的程序控制。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感温管、电子控制部件,感温管的输出端与电子控制部件的输入端连接,电子控制部件的输出端与电源插接件连接,感温管、电子控制部件安装在壳体内,感温管的输入端与被测物体相接。
感温管内置热敏元件,电子控制部件由单片机、控制开关组成,单片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感温管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热敏元件探温,将温度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后,再利用单片机的控制技术,将机械的控制转化为数字的程序控制,从而使温度控制更精确,操作更方便,实现的功能更全面(如定时工作,定时关机,定时报警等功能),也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这在温控器的研究及应用上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其结构新颖,微电脑控制时间,工作时间可由用户任意选择,工作过程中随意改变,设定好时间后,工作时间一到,机器会自动关闭,从而实现了自动工作的功能,既节约了时间,也避免了由于人为疏忽而使机器损坏,可用于多种家用电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感温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外壳上触键标贴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31,32)、感温管(7)、电子控制部件(8,9),感温管(7)的输出端与电子控制部件(8,9)的输入端连接,电子控制部件(8,9)的输出端与电源插接件(1)连接,感温管(7)、电子控制部件(8,9)安装在壳体(31,32)内,感温管(7)的输入端与被测物体相接。感温管(7)内置热敏元件(6),电子控制部件(8,9)由单片机(9)、控制开关(8)组成,单片机(9)的控制输入端与感温管(7)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8)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8)的输出端与电源插接件(1)连接。单片机9内置的内存可存贮预先设定的温度参数和时间参数,通过按键(11)及单片机(9)的一组输入脚,可将各种需要的模式的温度参数输入在单片机(9)中,通过单片机(9)外接的定时器,亦可将需要的各段时间参数输入在单片机(9)中。
壳体(31,32)由上、下两块壳体构成,在下壳体(32)内,设计有接线端子卡位、感温管卡位,线路板卡位,用来分别放置接线端子(4,41)、感温管(7)、线路板(2),线路板(2)由两块板状体构成,上壳体(31)面上,安置按键11及显示标记(12)。单片机(9)、继电器(8)安置在同一块线路板(2)上,其中一个接线端子(41)与电源连接,另一个接线端子(4)与继电器(8)的连接一脚连接,继电器(8)的另一连接脚与电源线连接。
如图4所示,单片机(9)选用通用的芯片构成,例如,型号为KS86P4304DK为选择的型号之一,继电器(8)亦为通用的继电器,例如,型号为SRV-S-124LM为选择的型号之一,热敏元件(6)接于单片机(9)的控制输入端,单片机(9)的输出端与继电器(8)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8)的输出端与电源插接件(1)连接,按键(11)与单片机(9)的一组输入脚连接。
工作原理,由感温管(7)内的热敏电阻(6)探测适当部位的温度,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递给单片机(9),经单片机(9)处理后,与预先设定的温度参数对比,若温度超过规定值,发出信号,继电器(8)动作,电源断开,当温度降至低于用户设定的温度时,单片机(9)控制电源自动起动,加热,用户设定好参数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达到用户设定的时间时,发出信号,继电器(8)动作,电路断开,此时除非用户操作,否则电源不会自动起动(既使温度降至常温),实现自动定时工作。
如图2所示,热敏元件(6)选用热敏电阻构成,热敏元件(6)装在一个簧片(5)上,将簧片(5)连同热敏元件(6)套入感温管(7)内,固定片(10)从外部将感温管(7)固定在下壳体(32)内的感温管卡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冬雷,未经王冬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