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光灯座内芯无效
申请号: | 00228444.8 | 申请日: | 200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R33/945 | 分类号: | H01R33/945;H02M5/257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蔚毅 |
地址: | 51175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灯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灯座内芯。
现有的调光灯座内芯在口筒与连接端之间设有调光电路,该调光电路如图4中所示,其结构是可调电阻与电容串接在电源的两端,触发二极管接于电容与可控硅的控制极之间,由此构成触发电路。由于可控硅的触发电流有个极限值,该电流过大,将击穿可控硅,而该触发电路工作时是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即A、B两点,该两点的电压很高,所以在可调电阻两端串接有限流电阻,以防止可调电阻W逐渐调小时,触发回路的电流增大,引起触发电流过大而损坏可控硅。当电源电压不同时,如电源电压为120伏或220伏,不但要更换不同阻值的可调电阻,而且牵涉到限流电阻也要随之而变,使得电路变换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紧凑,适应电源变化的调光灯座内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调光灯座内芯,包括口筒,连接端,在所述的口筒其中一个电极端C与连接端其中B点之间设有可控硅SCR,可控硅SCR两端并有串接的可调电阻W与电容C,在可调电阻W与电容C的连接点D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F之间设有触发二极管D。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光灯座内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光灯座内芯装配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光灯座内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原有调光灯座内芯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调光灯座内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中所示,调光灯座内芯包括圆柱状带有罗纹的口筒(1),与电源线相连的连接端(2),固定在口筒(1)上的电路板(3),在电路板(3)上设有可调电阻W、电容C、可控硅SCR和触发二极管D,连接端(2)为A、B两个紧线螺钉,设置在电路板(3)上。如图3中所示,电路板(3)为双面电路结构,其电路连接关系是在所述的口筒(1)其中一个电极端C与连接端(2)其中B点之间设有可控硅SCR,可控硅SCR两端并有串接的可调电阻W与电容C,在可调电阻W与电容C的连接点D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F之间设有触发二极管D,由此构成对可控硅SCR的触发控制电路。可调电阻W为电位器,电位器与电路板(3)之间设有绝缘片(4),可控硅SCR为双向可控硅SCR,触发二极管D为双向触发二极管。当旋转电位器,使它的电阻由大变小时,D、B两点间的电压上升,装在口筒中的灯泡会逐渐变亮;反之C、E间的电压下降,灯泡逐渐变暗,也就是说触发电压随电位器的电阻变化而变化,触发电流也随着变化。所述的可调电阻W带有开关K,其开关K串接在口筒(1)另一个电极端E与连接端(2)的A点之间,便于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源通断。采用双面电路板,电位器可固定在电路板的一面,可控硅SCR、电容C、触发二极管D可焊接在电路板的另一面,并采用折叠式,可控硅SCR、电容C平放在电路板上,使其结构紧凑,整个组件体积小,便于与口筒的电极铆接起来。由于省去了限流电阻,利用筒口中的灯泡进行限流电子线路变得简单,成本低捌泡两端的电压平稳,只要更换电位器,就可以适用于120、220伏的交流电源,这是现有技术所做不到的。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双面电路板,在口筒其中一个电极端C与连接端其中B点之间设有可控硅SCR,可控硅SCR两端并有串接的可调电阻W与电容C,在可调电阻W与电容C的连接点D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F之间设有触发二极管D,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电子线路简单,成本低,适于不同电压的交流电源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未经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钛合金超弹性医用导丝
- 下一篇:厚盖胶PVC整芯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