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不相溶液体微观反应观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28669.6 | 申请日: | 200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8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利;郭开华;舒碧芬;樊栓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不 相溶 液体 微观 反应 观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观测两种互不相溶液体相互接触反应情况的装置。
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相互接触时,由于各自的表面张力,将会形成一个界面。当两种液体发生反应时,为了能够显微观察到两种液相之间的相互扩散、渗透、微观反应情况,两种液体必须是通过极薄的液膜(微米级)发生反应。目前常用于观测两种互不相溶液体相互接触反应的装置为载玻片-盖玻片系统,此系统方法虽简单易行,但会使两种液体接触界面模糊,不利于微观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两种液体通过形成微米级液膜相互接触,产生清晰的接触界面,进而观察其微观反应情况的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观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包括一个平底浅槽和一个平的透明玻璃槽盖,槽内中间放置一块透明的盖玻片与所述的平底浅槽的内底面相贴合,将所述的平底浅槽分成2个小槽。
使用本观测装置做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微观反应的观测时,在两个小槽内分别滴入两种反应液体,这样两种液体就可以通过浅槽底面与所述的盖玻片之间贴合面中的微小缝隙流渗而相互接触,并透过盖玻片显微观察其接触反应情况。槽盖的作用可防止液体挥发。
本装置一种较好的结构形式是,将所述的平底浅槽做成方形,用所述的活动玻璃平片将平底浅槽分隔成两个面积基本相等的矩形小槽。
所述的盖玻片的宽度D一般为2~5cm,这即是被其分隔的两个小槽的间隔宽度。
所述的平底浅槽一般也为玻璃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1微米厚的两种液体的液膜互相接触,接触界面清晰,便于显微观察,而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观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如附图所示,本装置具有一个玻璃的方形平底浅槽1,然后在方形槽中间设置一块矩形的盖玻片2将方形槽分隔成两个矩形小槽11、12,在方形平底浅槽上设有一块平的透明玻璃槽盖3,盖玻片2的宽度D为3cm。
观测实例,用本装置观测液体HCFC141b和水之间的接触反应,在小槽11滴入HCFC141b液体,在小槽12滴入水,盖上槽盖,两种液体将从盖玻片2与平底浅槽1之间的贴合面中相接触,即可透过盖玻片显微观测其接触反应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镗床刀杆锁紧装置
- 下一篇:非铁基表面硅化钛涂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