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触式可拆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无效
申请号: | 00229653.5 | 申请日: | 200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0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伦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触式 可拆卸 一笔 便携 毛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笔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指触式可拆卸一笔多毫便携式毛笔。
现在的毛笔书与存在以下缺点:
一、整个笔杆太长(一般长度不少于220mm,故不便于携带和放置);
二、只能限于一笔一毫即一支笔只能写出大、中、小其中之一一种字体,若要变换字体就得换整支笔,较麻烦且不方便。
三、稳定性差,运笔范围小。从力学的角度来讲,传统的毛笔在使用时,特别是在掉腕书写时,由于手指执笔处离纸面的距离较远,致使书写时,手较费劲且稳定性差,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表现尤为明显。(其理可鉴:人们在吃饭时用筷子夹菜时,显然手握筷子越靠近筷子头,则起菜来就越费劲。)而且传统笔在枕腕书写时,虽然手指执笔处离纸面距离近了些,但又暴露出它运笔范围较小的弱点,故执笔者必须频频移动手腕,且显得较为别扭;
四、传统毛笔在使用时,手腕必须大幅度上扬,且弯曲度较大,使致人们在书写时间稍长一点就会感到手酸软费劲。
发明目的:正是基于上述传统毛笔中存在诸多不足的考虑故我就设计并制作了“指触式可拆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惊叹于毛笔书法的无穷魅力,然而他们在一次次满怀激情去练习时,却发现它很难,故又渐渐地放弃,故我认为是“练的人多,而终成正果的人却少”只因为传统毛笔的练习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毅力,二者缺一不可,可处于生活快节奏中的人们却往往不能同时对二者兼而有之,于是乎就有这样一种趋势,练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许多人钢笔字、粉笔字写得很好,而他门的毛笔字却难看得很,甚至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一些人连笔都不会动,一提毛笔手就抖,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学习工作生活和中一般不用毛笔去书写,但仍有许多地方非用毛笔写不可的,如标题,对联等,故我设计制作出如此一杆笔是为了推广中国书法这一华夏所独有的世界文化一宝库中的独特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来继承并发扬发光它,以使它能流传千古!
本实用新型指触式可折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包括:笔头,笔杆,笔套挂,笔头套。
笔头包括笔毫毛,笔头杆,笔头杆是空心的。
本实用新型指触可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的优点是:
一、(三指)指触式,也称(三指)执笔法。手腕自然下垂,执笔运笔稳定性好,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讲,能更好地掌握运用它,更有利于坚定他们练好毛笔字的信心,对于书法已有一定造诣的朋友来说,它能帮助解决手指,手腕,乃至手臂的劳疾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把握运笔时的轻重缓急,使写起字来如行云流水,为他们的书法、绘画等锦上添花。(曾分别给过4位朋友试用,其中2位毛笔字已经颇有功底,另两位为初学者,他们使用后都分别从直觉和理性上给予较大肯定;我本人也曾用它写过多幅春联,自我感觉良好。);
二、便携式,传统毛笔长度一般不低于220mm,而此杆笔仅为125mm,仅相当于普通钢笔的长度,而且还有笔挂,便于随身携带和放置;
三、可拆卸性,更有利于保护毛笔。毛笔最重要的是笔头部分,而笔头中的最关键在于笔锋,故保护好笔的关在于保护好笔头、笔锋,而此笔的可拆卸性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当笔不用时,将笔头套上笔头套,再置于坚硬的笔头杆里,让笔头,笔锋多了一层保护;
四、一笔多毫。只用一个笔杆,通过更换笔头就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写出多种字体来,可小、可中、可大,还可以使用特大毫笔头,效果会更佳,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还有利于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实惠,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商家和顾客双赢。
五、美观流畅,高贵不俗。整个笔的设计接近于钢笔的设计,美观大方,而相对于传统毛笔多了一份高贵,少了一份俗气,更富于适用性和观赏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结构组成,装配和使用作详细说明:
图1为指触式可拆卸便携毛笔结构图。
图2为指触式可拆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结构图。
图3为指触式可拆卸工作状态图。
根据图1所示,笔毫毛5装在笔夹杆6上,组成笔头2,笔头2的笔头杆6的空心和笔杆的凸杆相连为一体。
根据图2所示,笔头2套上笔头套4相连,两笔头2装在笔杆1的空心中,套上笔套挂3,则便携的多毫毛笔装配完成。
指触式可拆卸一笔多毫便携毛笔是这样实现书写的,首先笔头1装在笔杆2上,右手的食指套入笔杆2的空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伦,未经王万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屏模块
- 下一篇:库仑定律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