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感应闸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0427.9 | 申请日: | 200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321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清;谢允;袁正超;王恒兴;王兴;杨莉;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宝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0 | 分类号: | B60T1/00;H01H9/54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8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感应 控制器 | ||
1、一种行车感应闸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设有触发脉冲、逻辑继电器和可控硅电路,其中,逻辑继电器控制触发脉冲电路中的给定回路接通,触发脉冲电路根据给定及反馈大小决定脉冲的移相角即可控硅的导通角,可控硅导通角决定行车感应闸IB两端电压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触发脉冲电路包括电源、稳压、触发、负反馈及给定部分,触发部分是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触发电路,由单结晶体管WJT和三极管Q1、Q2及电容C2构成,其在脉冲变压器PT的原边形成一系列尖脉冲,再经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可控硅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触发电路中,WJT的一个基极经脉冲变压器PT原边接稳压管ZD5正极、整流桥D1负极,另一个基极经电阻R2接ZD1负极、R1一端,R1另一端接D1正极,WJT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且经C2接D1负极,Q1发射极经R17、二极管D4正极接ZD1负极,Q1基极接Q2集电极且经R4、D15正极接D4负极,Q2发射极经D16负极接Q2基极且经R18接D1负极,Q2基极经R6和D17正极的串接点与给定部分的电位器W5中心接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给定部分有四路,分别由逻辑继电器的继电回路中的4种逻辑控制接通,当其中任意一路接通时,给定经由电位器W1、W2、W3、W4和R12、R13、R14、R15及R9、R10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后,由W5取给定值,送至三极管Q2的基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逻辑继电器中,设有时间继电器ZH、Z和中间继电器IB1、IB2、IB3、IB4及接触器J,其一端并接于变压器T4副边1端、闸刀开关1端,其另一端,即ZH另一端经C2常开端接闸刀开关2端及T4副边2端,且经ZH自锁端由并联的J常闭端、IB3和IB4常开端接J的另一端,J另一端经J常开端、Z自锁端接换位开关6端和经IB1常开端接换位开关6端,IB2另一端经IB3、IB4常闭端接IB3常开端、换位开关7端,IB3另一端经IB4常闭端接换位开关8端,IB4、IB1另一端分别接换位开关9、10端,Z另一端经IB2常开端、IB1常闭端接换位开关6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可控硅有VT1、VT2两只可控硅,其与二极管VD1、VD2模块构成单相全波整流桥,VT1的控制极、阴极分别接脉冲变压器PT副边的一路输出G1、K1端,VT2的控制极、阴极分别接PT副边的二路输出G2、K2端,VT1阳极接VD2正极、行车感应闸IB的一端,且经可调电阻R0接VT2阴极、VD1负极和电流指示表一端,指示表另一端经平波电抗器CH接IB的另一端,VT1阴极、VD1正极分别经保险丝接变压器T4副边3、1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宝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宝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4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