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菌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0500.3 | 申请日: | 200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魏耀威;班成超;李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班成超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装置。
目前,市售的集菌培养器由于受其结构的限制,使得当设置在集菌培养器筒体内的微孔滤膜损坏后因无法更换而造成集菌培养器报废,如中国专利号为ZL96245812.0所公开的名称为“集菌培养器”即为此结构。这就增加了使用单位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集菌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扣合在所述筒体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和透气口的上端盖,以及扣合在筒体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的下端盖,和设置在筒体下端口与下端盖之间的微孔滤膜,在所述导液管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在所述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有至少二根L形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上端盖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所述筒体的上、下端口通过密封圈与所述上、下端盖相结合;在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的L形拉杆可为二根,当然也可为三根或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采取扣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下端口的上、下端盖,以及在导液管外表面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和在所述上端盖与底座之间对称于筒体轴线设置的L形拉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对底座的旋转来带动拉杆使上、下端盖与筒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使用一段时期后需更换微孔滤膜时,通过对底座的旋转松开L形拉杆,使上、下端盖与筒体分离,从而可方便地对微孔滤膜进行更换,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侧(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扣合在所速筒体1上端口的、带有进样口和透气口3的上端盖4,以及扣合在筒体1下端口的、带有导液管5的下端盖6,设置在筒体1下端口与下端盖6之间的微孔滤膜7,在所述导液管5外表面以螺配合的方式结合有一底座8,在所述上端盖4与底座8之间对称于筒体1轴线设有二根L形拉杆9,所述拉杆9的一端与上端盖4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8相连。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筒体1的上、下端口通过密封圈10与上、下端盖4、6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班成超,未经班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门窗锁
- 下一篇:一种音乐、语音声饮瓶及其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