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0919.X | 申请日: | 200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唐昌全;黄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康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俊明 |
地址: | 430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水气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气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的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的结构。
在许多化学、化工反应过程中涉及到气-液混合步骤,所采用水(液)气混合装置的结构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如由电解式电化学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一方面要与水进行充分的混合,以达到臭氧在水中的充分溶解和对水的彻底消毒的效果,另一方面,还需维持整个系统有一定的负压,以确保臭氧发生器的正常工作。目前现有的用于电解式电化学臭氧发生器的水气混合装置一般采用简单的阀式结构附带混合装置,这种水气混合装置在混合效果还不错,但由于不便观察,要维持系统有一个稳定的负压则较为困难,因此也很容易影响到臭氧发生器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地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这种水气混合装置在保证水气混合效果的前提下,还能方便有效地控制并维持系统有一个稳定的负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作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水气混合泵、负压室、单向止回阀、可调式进气阀、溢流/补气室、一级紊流器、二级紊流器。
水气混合泵的进水口连接一个负压室,出水口依次连接一级紊流器、二级紊流器;负压室与可调式进气阀之间有一个单向止回阀;可调式进气阀的进气口接T型管,在T型管的另外两支管中,一个作为气源接头,另一个进入到溢流/补气室内并伸到液面以下,溢流/补气室的侧壁上有一个外接孔,其位置在液面以上,溢流/补气室的液面将两孔隔开,当需溢流时,水可从孔流出;当需补气时,空气通过孔吸进,穿过液面进入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工作流程为:水气混合泵工作时,使负压室产生负压,同时将水和气吸入水气混合泵中。利用泵的高速运转,产生漩流和压力,使水气初步混合,然后进入两级紊流器再度混合,从而达到气溶于水的目的。当水气混合泵停止工作后,单向止回阀关闭,防止水的反向流入气源室。可调式进气阀则能通过调整进气量的大小,达到水与气的最佳混合比率。溢流/补气室具有双重功能,即可防止单向阀失灵,将反流进气管内的水溢出,又可补充因供气浓度过高,起补气稀释作用和调整水气投加比率。
单向止回阀的结构由阀体、浮子式阀针和锥形阀门组成的,当负压室产生负压后,将浮子式阀针下吸,阀门开启。当负压室无负压或者产生正压时,浮子式阀针依靠自身的浮子或者受压力,促使浮子式阀针上行,将阀门关闭,正压越大,阀门关闭越紧。调整阀出可调式阀针和阀座组成,旋转阀针可调整进气量大小,可根据具体水气比例进行调整。
溢流/补气室的液面将两孔隔开,当需溢流时,水可从孔流出;当需补气时,空气通过孔吸进,穿过水液面入气道。溢流/补气室,在整个系统中,起三个作用,第一溢流,保护水不反向流进气源;第二补气,当气源不够时,使气源部分不产生负压;第三,可观察补气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气液混合系统,特别是应用于以电解式臭氧发生器为气源的臭氧和水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水气混合泵、2为负压室、3为浮子式单向止回阀、4为进水接头、5为溢流/补气室、6为外接孔、7为气源接头、8为可调式进气阀、9为一级紊流器、10为二级紊流器。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可调式水气混合装置,包括:水气混合泵1、负压室2、单向止回阀3、可调式进气阀8、溢流/补气室5、一级紊流器9、二级紊流器10。
水气混合泵1的进水口连接一个负压室2,出水口依次连接一级紊流器、二级紊流器;负压室2与可调式进气阀8之间有一个单向止回阀3;可调式进气阀8的进气口接T型管,在T型管的另外两支管中,一个作为气源接头,另一个进入到溢流/补气室5内并伸到液面以下,溢流/补气室5的侧壁上有一个外接孔,其位置在液面以上,溢流/补气室的液面将两孔隔开,当需溢流时,水可从孔6流出;当需补气时,空气通过孔6吸进,穿过液面进入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康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康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