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型锂离子蓄电池防爆盖无效
申请号: | 00231517.3 | 申请日: | 200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欣;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锂离子 蓄电池 防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高能圆柱型锂离子蓄电池所用安全控制装置,可应用于系列圆柱型锂离子蓄电池。
目前国际上圆柱型半密封电池用电池盖不仅用作电池正极端子而且对电池的安全性在设计上进行保证,电池盖中都含有一个重要零件:正温度系数电阻,它的作用是,当电池在正常温度下时,该零件的电阻几乎为零;当电池温度升高达到一定值时,该零件的电阻近似为无穷大,从而保护了电池。但当电池内部压力过高,电池实现定向破裂时,由于盖上泄压孔过小或过多(一般有6、5、4个孔),致使电池内部物质在盖处堵塞,不利于电池快速泄压,而且模具加工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优化电池安全设计,去除了电池盖中的正温度系数电阻;并在盖上设计了3个大泄压孔,不仅使电池的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简化了模具设计,组合盖子时,不易变形,保证了盖子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实用新型由5个零件组成:密封圈1、安全膜片2、顶盖3、孔板4、铝环5。密封圈1是通过精密注塑而成;安全膜片2采用伞型设计,由精密模具冲压而成,严格控制刻痕深度;顶盖3、铝环4、孔板5均由精密模具冲压而成。密封圈1、安全膜片2、顶盖3、铝环4经热塑成型后再与孔板5焊接在一起。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得该实用新型在圆柱型锂离子蓄电池中不仅能够在起到密封电池、正极端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滥用条件下起到断路和定向破裂、快速泄压的作用,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圆柱型锂离子蓄电池用电池盖的装配图
图2为顶盖零件图
安全膜片2采用伞型结构设计,它的底部区域与孔板4的中心薄层焊接在一起,当电池内部压力逐渐增大时,伞型结构反向,焊点自动断开,切断正极通道;当电池内部压力继续增大时,安全膜片在刻痕处撕裂,电池内大量物质通过顶盖上3个大泄压孔快速定向排出,保证电池不发生爆炸。
本实用新型在电池中起到4个作用:密封电池、正极端子、安全防爆、快速泄压。去除了一个重要零件(正温度系数电阻)和设计了独特的快速泄压孔是这一实用新型的独到之处。该设计可以起到如下的效果:当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池内部大量物质能够快速向外排出,达到泄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