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车组合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0232131.9 | 申请日: | 200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5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生汽车电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H0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汽车组合开关,尤其是用于日本铃木型汽车(如国产CH型、HFJ型、SC型)上的组合开关。
现有的微车组合开关置于方向盘下,驾驶员通过两手对组合开关手柄的扳动或扭动,可以实现组合开关上十几个不同开关的通断。从手柄到触点间的机械传动形式较多,但比较典型的是:手柄杆的前端固定拨块,手柄杆的后端固定手柄,当驾驶员转动手柄时,拨块也随之转动,拨块的运动再传给滑块作直线运动,在滑块的另一面有动触片,通过弹簧将动触片紧靠在底板上,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设有静触点和绝缘点,当动触片滑到静触点处时,开关就接通,当动触片滑到绝缘点时,开关就断开。在这一系列的传递过程中,主要要求动触片与手柄的动作同步、及时、位置相关联、无间隙、手感好。但是,现有的组合开关却存在二点不足:一是手柄杆与手柄的固定,具体方法是,先将手柄杆轴向插入手柄的孔中,对正方向,然后法向钻穿过手柄与手柄杆的一小孔,最后在小孔中插入定位销。其结果是工序繁锁、加工精度要求高、易出废品、不能返修、定位销与手柄之间的间隙大(见图1);二是动触片与绝缘点之间的运动,现有的绝缘点是矩形体,当绝缘点高于静触点,动触片运动向绝缘点运动时易受到阻碍,当绝缘点低于静触点,动触片向静触点运动时会受到阻阻碍,其结果都是造成动触片与手柄工作不同步、不及时、位置错误、手感不好(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车组合开关,能克服上述不足,实现动触片能随手柄进行可靠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微车组合开关构成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二个不足,解决方法分别如下:
针对手柄杆与手柄的固定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手柄杆的后端滚花,在过盈配合固定于手柄孔中,从而去掉了定位销(见图3)。
手柄杆滚花的长度一般小于与手柄孔配合的长度,滚花的高度一般小于0.3毫米。这样就可以防止手柄的脱出,以及防止手柄孔被涨裂。
针对动触片与绝缘点之间的运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现有矩形体的绝缘点改变成在沿动触片运动方向上呈R面,并保持现有高度不变(见图4)。
绝缘点R面的大小,可在R15--R35之间选取,为了保证动触片的可靠工作,其与绝缘点相关联的尺寸的选取见图4。
由于在上述手柄杆滚花来替代定位销的结构形式,使得产品零件减少,装配工效提高,也不存在手柄与手柄杆之间产生间隙,尤其是一旦手柄的配合位置有误差,现有的组合开关就要将手柄和手柄杆报废,而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开关却可将手柄和手柄杆拆卸重装,杜绝了此类废品的产生。同时,由于绝缘点呈R面,使得无论接触片向绝缘点运动还是向静触点运动都不会产生阻碍,运动都很同步,手感也很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微车组合开关的手柄与手柄杆的配合结构。
图2为现有微车组合开关的动触片与绝缘点的运动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与手柄杆滚花的配合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片与绝缘点呈R面的运动示意。
图1中3为定位销、4为手柄、5为手柄杆。
图2中6为绝缘点、7为动触片、8为静触点、9为底板。
图3中10为手柄杆后端滚花,且固定于手柄的状态。
图4中11为绝缘点呈R面的形式,以及与绝缘点相关的尺寸选取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生汽车电器公司,未经武汉中生汽车电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2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晾衣架卷绕器
- 下一篇:驱动车前大灯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