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勺两用餐具无效
申请号: | 00232394.X | 申请日: | 200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文;曹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益文;曹成敏 |
主分类号: | A47G21/02 | 分类号: | A47G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餐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餐具,尤其涉及叉勺两用餐具。
叉子和汤勺两种餐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市场上出现了置于碗装方便面、八宝饭等食品中的叉子和可折叠的饭勺。这种餐具只能满足单向使用,若想用它既吃面条又喝汤就不行了。
为了解决这种不便,专利94220098.5中披露了一种多功能方便勺,这种方便勺是在勺部的前端制成叉形,勺柄的后部有作为瓶盖开启用的缺口和改锥,这种多功能方便勺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但由于这种勺的叉子是制在勺部分的前端,叉子的长度很短,不能满足吃面条的要求,勺柄后端的瓶盖开启缺口和改锥,不仅增加了该产品制造的复杂性,而且要求它必须是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的才行,故使得产品造价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尤其适用于吃泡制的方便面而用的餐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叉勺两用餐具,包括勺体和与其一端相联的勺柄,勺体的另一端上固有叉体。
叉体具有3~5个叉齿。
叉齿端头到勺柄末端的长度小于13cm,叉齿长度为2.2~2.8cm。
叉齿呈弧形,与叉齿中心线相切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45°。
这种叉勺两用餐具,长度短携带方便,叉体较长,而且有向上的弧度故叉起面条极为方便,勺体是单独的又有一定深度,故满足了喝汤的需要,这种产品不需要太大强度,故以塑料做原料便足矣,因此具有造价低廉的优点。
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截面图。
实施例1:本叉勺两用餐具包括勺体2及与其相联的勺柄3,勺体2上还置有叉体1,叉体1、勺体2和勺柄3联为一体,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材料用塑料。本实施例中叉体2上有4个叉齿1’,叉齿呈弧形,与其中心线MN相切的直线OY与水平线EF之间的夹角α为4°~45°的向上倾斜角,勺体2的口部外轮廓线为鸭蛋形,口部外轮廓线Q内的面积大于勺体底部W的面积,底面为平底,勺体深度h为1cm,叉齿长度L为2.6cm,叉齿端头到勺柄末端的长度H为12.2cm,勺柄后端为圆弧形。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勺体2与叉体1为一体,叉体1上有4个叉齿1’,叉齿1’的上半部向上倾斜,倾斜部分的中心线M’N’与水平线EF的交角α为2°~30°,勺体深度h为6cm,叉齿1’长度为2.2cm,勺体2后部有与勺体2后部联为一体的小柄2’,它与勺柄3由铰接件4,使勺体2与勺柄3铰接在一起,并使两者能转动折合在一起,勺柄后部有细尖形3’,可用于剔牙,叉齿端头到勺柄末端的长度H为12cm,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勺体2为球冠形,其勺体最深处h为1.5cm,其他结构与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勺柄3为“”型,它与勺体2相结合处为圆滑过渡,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益文;曹成敏,未经王益文;曹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2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