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式电磨头无效
申请号: | 00232880.1 | 申请日: | 200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4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华工业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5/16 | 分类号: | B24D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装式 电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机械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和清除物体表面锈斑、毛刺、残渣等杂物的电磨头,特别是一种快装式电磨头。
电磨头一般包括磨头体和连接杆,使用时安装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构成完整的电磨头,当电动工具的输出轴转动时即带动磨头旋转而工作。现有电磨头的连接杆一般都呈圆柱形(如图10所示),因此在使用时所需的扭矩完全靠它与夹头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当出现种种原因(如杆与夹头结合面有油污、夹头出现磨损等)会导致摩擦力下降,出现杆子在夹头上打滑的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即使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也常常会出现杆子打滑的情况,这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使其使用场合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当电磨头装拆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时,必须使用专用夹头扳手才能夹紧其连接杆,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夹头与其专用扳手的啮合部位出现磨损现象时,更使装拆显得极为不便,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装拆动作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快速地将电磨头安装于电动工具的夹头上的快装式电磨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不改变现有电磨头的磨头体结构,仅将连接杆设计成六角柱形,其横截面是正六边形。
为配合现在已经出现的一种快换式专用夹头,可在所述连接杆的对应部位设置有一环形槽,以便当磨头连接杆装于夹头上时,夹头的一弹性卡子可落入该环形槽中,从而使磨头固定,不至于从夹头上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装拆时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装拆一次只需要几秒钟,效率提高了数倍至数十倍,并彻底避免了因夹具磨损带来的弊端,使用时所需的扭矩也完全不受摩擦力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杆打滑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半圆头形电磨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简化结构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局部)。
图5为另一种简化结构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局部)。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圆锥形电磨头的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圆柱形电磨头的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截圆锥形电磨头的实施例。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半圆头形电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一半圆头形电磨头的实施例,包括磨头体(1)和连接杆(2),磨头体(1)由固体微粒磨料(3)和粘结剂(4)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粘结工艺加工成型形成,连接杆(2)的一端在磨头体(1)加工成型时同时粘结固定于磨头体(1)中,并同磨头体保持同轴,另一端伸出用来装夹于夹头上以传递扭矩给磨头体,连接杆(2)呈六角柱形,其横截面是正六边形,连接杆上设置有一环形槽(21),用来匹配现在一种新型的快换式专用夹头,当电磨头连接杆装于夹头上时,夹头上的一弹性卡子可落入该环形槽中,从而使磨头固定,不至于从夹头上脱落,因此这种连接杆既能装夹在普通夹头上又能装夹在快换式专用夹头上,连接杆(2)尾部的圆台以及倒角主要用来增强连接杆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按使用要求取消实施例一中的连接杆(2)尾部圆台和倒角,如图3、图4所示;甚至连接杆(2)上的环形槽也可取消,如图5、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仅仅改变连接杆(2)的结构形状,无论磨头体是何形式,均可应用;如应用于图7所示的圆锥形电磨头、图8所示的圆柱形电磨头及图9所示的截圆锥形电磨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华工业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华工业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2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抽油杆扶正器
- 下一篇:具热风导送装置的静电除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