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号码锁无效
申请号: | 00233156.X | 申请日: | 200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村 |
主分类号: | E05B37/02 | 分类号: | E05B3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号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指一种号码锁。
号码锁由于借对号开锁,对使用者而言具有不需随身携带锁匙的便利性,然而早期的号码锁由于开锁号码在出厂时即设定为固定号码,使得开锁号码若不慎泄露于他人时即丧失了号码锁应有的防盗功能。目前改良型的号码锁可由使用者改变开锁号码如图6所示为公告第180941号习知可改变号码锁开锁号码的锁心结构,主要由锁公体1’、锁母体2’组成,在锁母体2’设置凹室21’、平槽22’,且中央设一套筒23’,在套筒23’套设弹性元件24’、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控制滑套29’、封环20’等组件,在齿盘27’设置缺口271’、凸齿272’、号码盘28’设置卡孔281’。
组合实施时如图7所示,弹性元件24’套设在套筒23’外部,再依序套设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组合成一号码层;当更换设定密码时按压控制滑套29’前端,使齿盘27’与滑套25’位移,使凸齿272’与号码盘28’的卡孔281’脱离卡掣关系,使得号码盘28’可旋转调整设定号码。
然而前述结构实施及组装时仍具有以下缺点:
1、当原先设定号码盘28’的开锁号码未对正开锁位置(齿盘27’的缺口271’位置未对正开锁位置)时仍可按压控制滑套29’旋转号码盘28’调整号码,造成调整后齿盘27’的缺口271’位置仍不能对准开锁位置,使使用者在变更号码后不知正确开锁号码情形,并使得该锁母体2’不能与锁公体1’锁合使用。
2、使用者在改变开锁号码时,若齿盘27’的凸齿272’未与号码盘28’的卡孔281’完全脱离,将使号码盘28’转动时齿盘27’亦转动,造成调整后乱码情形。
3、变更设定号码时使用者的手指须持续压触控制滑套29’前端压触块,并待各号码盘28’转动重新调整设定号码后才可放开手指,造成调整的时间内使用者持续施力压迫弹性元件24’费力不便的缺失。
4、每一号码层都需组合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等组件,造成组装费时不便。
如图8所示为习知公告第279464号的号码锁结构,该号码锁的定位套体3’设置凹陷部31’、凹沟32’,在凹陷部31’、凹沟32’处设置一弹性元件33’,如图9所示,当号码盘4’转动时该弹性元件33’外凸的卡掣端331’与号码盘4’内缘撞击以产生声响。
前述结构因弹性元件33’为嵌入凹沟32’内组设,造成组装时弹性元件33’易脱落的组装不便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号码锁,它可防止设定开锁号码时乱号,并具有在转动号码盘时具声响及转动后定位的功能,以增进使用者操作便利性及组装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号码锁,主要由一锁公体及一锁母体组成,其中锁公体中央设置一套杆,于套杆设置卡齿,锁母体中央具一套合柱,于套合柱设置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槽孔,在一端套设一弹性元件,并套设由一组套环、齿盘、号码盘组成的号码层,该套环、齿盘具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缺口;又套合柱前端设置令齿盘动作来改变设定号码的元件,其中套合柱在对应每一号码层位置设置一组凸体;齿盘、套环在对应凸体位置设置一组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较习用品有以下特点:
1、当欲改变设定开锁号码时必须令号码盘转动至开锁位置时才能改变设定号码,使改变开锁号码后不至产生乱码情形,可改善习产品任何情形下都能改变开锁号码造成乱码及锁母体不能与锁公体锁全的情形。
2、使用者不须持续捏持转盘即可改变设定号码,具操作便利性及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组合元件较习知产品减少,使组装时较习知产品简便,可大幅减低故障率。
4、弹性套环一体成型制造,具有定位,产生声响、零件少、容易组装功效,并防止因习知产品弹性元件脱落而产生故障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号码盘与弹性套环组合图;
图6为习知产品的分解图;
图7为习知产品的组合实施剖视图;
图8为另一习知产品结构图;
图9为另一习知产品结构组合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锁公体1、一锁母体2组成,其中:
锁公体1中央设置一套杆11,在套杆11上设置卡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村,未经李金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