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掌上电脑无效
申请号: | 00234775.X | 申请日: | 200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山宾 |
主分类号: | G06F15/00 | 分类号: | G06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掌上电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掌上电脑。
使用掌上电脑的人愈来愈多。但是,现有的掌上电脑不符合人机工程学(人机工效学),手持时手感不舒适,长时间手持时手部容易产生疲劳,容易从手中意外滑脱而摔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手持时手感舒适、长时间手持不易疲劳、不易意外滑脱的掌上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掌上电脑机身上设有符合手持时与手部姿态相适应的适指凹坑。适指凹坑分布在机身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顶面。可以同时分布在2-5个面上。
在机身一个面上的适指凹坑的数量为1-4个。适指凹坑的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水滴形、条形或其它形状。
适指凹坑也可以与机身的外观轮廓线相结合设计,即机身的外观轮廓线与适指凹坑相结合为一体。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后视图。
图6-图9分别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侧视图、后视图、俯视图。
图1-图9中,A为机身,B为显示屏,C为操作键,D正面凹坑,E为凹坑组合甲,F为凹坑组合乙,G为串联式凹坑,H为顶面凹坑,I为背面独立凹坑,J为条形凹坑。
由图1-5所示的实施例1可知,它是在机身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顶面上设有适指凹坑。其中在机身的左侧面设有2个相邻的适指凹坑E,在机身的右侧面设有4个相邻的凹坑F,在机身正面设有凹坑D,在机身的背面上设有凹坑I和串联式凹坑G,在顶面设有凹坑H。
实施例1有多种舒适的持机方式:
1、大拇指指肚及指根部与和其相近的侧面凹坑组合E相接触,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肚则与机身另一侧面的凹坑组合F接触,这样就能轻松舒适、而又牢靠地握紧机身。
另外,食指除侧面与其对应的凹坑外,还可根据使用习惯或主观意愿自由选择与机身背面凹坑I或顶面的凹坑H相接触。
2、大拇指指肚与机身正面的凹坑D相接触,而整个食指的内侧则与机身背面的串联式凹坑G相接触,这样仅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轻松舒适而又牢靠地持机了。
由图6-图9所示的实施例2可知,其机身的左右侧面、顶面、背面分别设有条形凹坑。手持时大拇指指肚及指根部与相近一侧条形凹坑相接触,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指肚与另一侧条形凹坑相接触。食指除侧面凹坑外,还可根据使用者持机习惯或主观意愿自由选择与顶面凹坑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符合人机工程学、手持时轻松舒适、长时间手持手部不易产生疲劳、不易意外滑脱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山宾,未经李山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