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车前车架侧偏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34779.2 | 申请日: | 200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陆鸿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鸿章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车前 车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前车架侧偏机构。
现有三轮车的前车架与后车架是固定连接的,由此造成其转弯半径大,驾驶不灵便,转弯过急还易造成翻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三轮车骑行效果的前车架侧偏机构。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前车架侧偏机构,主要由前车架梁、后车架梁、弹性体及链条导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前车架梁与三轮车的前车架固定连接,后车架梁与三轮车的后车架固定连接,弹性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车架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车架梁上,链条导轮安装在后车架上。当前车架承受侧向力时,可使弹性体变形,使前车架梁与后车架梁间的相对位置产生偏转,从而实现三轮车前车架的侧偏。
根据具体结构设计需要,上述弹性体可以由一件或数件扭力轴、扭力簧、板簧或橡胶弹簧构成。
为提高侧偏机构的安全性,在前、后车架梁间(或前、后车架间)可设有侧偏角度限位装置,以避免弹性体因过度变形而损坏。
上述三轮车包括各种载人、载货的人力车、助动车、电动车及摩托车。
使用时,装有侧偏机构的三轮车在转弯时,骑行者施加给前车架的侧偏力,使弹性体受力变形,实现前车架的侧偏,使车辆的重心得到合理调节,转弯变得容易,转弯半径减少,同时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在正常行驶时由于没有偏载,处于常态的具有约束力的弹性体使前车架保持竖直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一种以扭力轴作为弹性体的侧偏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一组以板簧组作为弹性体的侧偏机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1,该侧偏机构主要由前车架梁1、后车架梁2、扭力轴3、链条导轮4以及轴承和连接件组成。前车架梁1与后车架梁2通过轴承装配在一起,两者间可实现相对转动。扭力轴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前车架梁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后车架梁固定。
装有上述侧偏机构的三轮车在转弯时,由于车辆重心能像自行车一样进行合理调节,使骑行更方便、灵活和安全。
参照图2。图2a与图1所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侧偏机构的弹性体由数组交叉固定在前车架梁1、后车架梁2上的板簧(3)组成。三轮车在转弯时前车架梁所受的力距,使板簧(3)变形,前车架梁及前车架实现侧偏。实际制作时可为该侧偏机构设置装饰保护罩。该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图2b示意的是以板簧作为弹性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考虑到安全性需要,上述实施例均应设置偏转角度限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鸿章,未经陆鸿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