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遥控密码锁无效
申请号: | 00234864.0 | 申请日: | 200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孝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孝广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2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密码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一种用密码遥控方式开启的电子锁。
传统用钥匙的锁具,一是钥匙多了很不方便,需从一堆钥匙中辨认出对应钥匙,二是安全程度不高,难以对付有专门技巧的窃贼。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新型电子锁,有接触式,如IC卡式、键盘式等,有非接触式,如汽车遥控锁。中国专利96120743提供的“电子钥匙和电子锁”,具有密码不易被破译的优点,但其电子钥匙上有多个按键用于发送不同的指令,用户在使用中若不慎误触按键,则会发生误动作;另外,其电子锁装有两个电磁阀,制造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操作方便、准确、耗电省、能开多个不同密码、安全保密程度高的遥控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由电子锁和电子钥匙组成,电子锁由红外线接收管、电动装置及由其控制的机械锁芯装置组成,其密码由动态编码和固态编码二组密码组合而成;电子钥匙由装有红外线发射管HF2及固态编码芯片的遥控盒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一独立并装有红外发射管HF1及动态编码芯片的遥控盒,其中动态编码芯片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红外发射管HF1与该三极管串联;固态编码芯片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红外发射管HF2与该三极管串联;红外接收管与电动装置之间连接有验码功能的解码芯片和贮存芯片及电动装置驱动电路。
为了节省静态耗电量,上述的红外接收管可由主接收管HJ1和辅接收管HJ2组成,主接收管由辅接收管的触发而导通,其中与主接收管HJ1一个输出端串联的三极管基极接解码芯片的Vss端,该芯片的P1.2端与辅接收管的功放三极管的输出端连接,从而使大功耗接收管HJ1非工作时处于节电状态。
上述的电子钥匙遥控盒上仅有一个与电源串联的按键,存有多组密码的固态骗码芯片中所有密码可由该按键一次全部发射。
电动装置可以是微电机或电磁阀等电机械转项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遥控锁:
一、由于采用二重编码,其中动态编码器并不随射携带,而固定编码器体积较小,方便作为钥匙携带,即使失落,另一组密码也不会被入破译,加之解码电路具有验码功能,只有组合码全符时开锁机构才会动作,况且两组密码的组合可达数亿种,安全保密性高。
二、由于电子钥匙盒上仅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需按动该按键,不会造成误操作。
三、因为一般电子锁均由干电池作电源,而主接收管功能耗较大,采用了其需由辅接收管触发才导通的电路,节约了电能消耗,延长了电池更换周期。
四、一个电子钥匙可开启多个锁。各锁分别存入不同动态密码,电子钥匙中的固态编码器可事先存入多达数十组密码,按下电子钥匙的按键,可将所有密码一次全部发射,而电子锁对接收的密码进行逐一校验,只要有一组符合,就可开门。
实施例由附图给出。附图中,图1为动态编码遥控器电原理图,图2为固态编码遥控器电原理图,图3为电子锁电原理图,图4为节电型双红外接收管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动态编码器和固态编码器各自构成遥控盒。动态编码芯片IC1采用市售MCYYH型编码芯片,其输入端A.-Am,用于输入密码,其输出端01接与红外发射管HF1串联的功放管BC18的基极。依次按下按键K0-Km中的编码,红外管HF1即顺序发射密码并被红外接收电路接收,用于设置密码时使用。固态编码芯片IC2采用市售12C5xx型编码芯片,由锁制造商预先写入多组密码,其输出端2连接与红外发射管HF2串联的功放三极管BG13的基极,开关按键K与电源E串联,按下K,存于IC2的所有组密码即被红外发射管HF2顺序发射并被电子锁接收,用作电子钥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孝广,未经周孝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音频程控播放装置
- 下一篇:拉闸式自动升降防护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