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绞吸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5382.2 | 申请日: | 200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发明(设计)人: | 许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远海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血肿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颅内血肿绞吸引流的医疗器械。颅内血肿的治疗,从安全有效对病人影响最小的治疗原则出发,越来越向微侵袭微创伤方向发展。各种原因的颅内血肿,包括原有创伤打击过大,年老体弱难以承受较大开颅手术的患者,则能够承受微创颅内血肿绞吸引流治疗,从而获得挽救生命的机会。医疗器械的使用,日趋要求一次性使用,即方便,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是颅内血肿的病人,病情危重紧急,急需消除血肿挽救生命,减轻后遗症。这类病人都到条件具备的手术室实施手术往往延误治疗甚至不可能,需要进行床边或CT下即时性微创手术。目前,这类手术已逐步开展,但还没有一种可供使用的简捷,实用的一次性微创颅内血肿绞吸引流装置,致使手术中存在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颅内血肿绞吸引流装置。其总体结构小巧,集绞吸引流为一体,造价低廉,操作简单,安全实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由绞吸管体、管芯、微型电动旋绞器及可调限压引流阀组成。绞吸管体为中空管状,前端使用时置入颅内部分为不锈钢制成,管径3-5mm,长度35-80mm。根据置入颅内到达血肿中心的深度,选择适宜长度,以免过长在颅外暴露不利固定。管体后端是一软质管帽,管帽由橡胶或透明塑料制成,喇叭型,小口端紧包不锈钢管2-3mm,并与之粘合,大口端匹配电动机旋绞器轴外管插入。大口端附连软塞盖,用于塞住大口。管帽中部有侧管,侧管开口亦为喇叭型,边缘附连塞口软盖。由侧管接可调限压引流阀或其他抽吸装置。管芯由塑料制成,也可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圆柱体,插入绞吸管后略长于管体,前端钝圆,起密封绞吸管作用并防止绞吸管置入颅内时伤及脑组织或血管。用透光管芯结合光源,可窥及前端色泽变化,判定是否进入血肿。电动旋绞器的电动机是通过通用的微型直流电动机由1.5-6v的电源驱动。电动机固定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腔内,空气及液体均不能进入腔内。电动机轴的一端凸出塑料壳外,与不锈钢螺绞旋丝连接并带动绞丝,凸出塑料壳的电动机轴外有一环形轴管,该轴管是塑料壳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在旋绞器的旋丝插入绞吸管时与管帽配合,避免液体气体经此结合处泄漏,同时保证管内电动机带动绞丝旋转不受阻碍。可调限压引流阀为空心管状,由透明塑料制成。管径6-12mm。阀管前端有一前孔,与绞吸管帽侧管连接。管内置一前端有环形尖帽的弹簧,尖帽由橡胶制成,帽尖抵前孔,通过弹簧的弹力封闭前孔。如果前孔内液压大于弹簧弹力,液体则能冲开帽尖流入阀内经侧孔流出。弹簧后部抵阀管内后部的阀塞。阀塞由橡胶制成,其作用是封闭阀管后端,避免液体流出。阀塞后部与阀塞连接的阀盖为内螺纹盖,阀管后部有外螺纹与之配合,旋进旋出阀盖,带动阀塞进退,以此调节弹簧的弹力,控制前孔内压,保证不过度引流。因此它适用于各种体腔内液体要保证一定内压的控制性引流。
本实用新型适用床边、CT指示下、手术室内使用,特别是应急使用。即能用于血肿引流,也能方便地用于侧脑室引流。临床使用时,先透骨钻孔,将管芯插入绞吸管内,即可经钻孔向颅内血肿方向置入。达血肿中心,拔出管芯,可见暗红色液体流出,盖上后孔盖,经侧孔抽吸。抽吸不易或出量远小于事先计算量,说明血肿凝结成块。此时由后孔插入电动旋绞器,通过旋绞粉碎血块,同时从侧孔抽吸,直至吸出量达血肿量的三分之二,拔出旋绞器,封闭后孔,从侧孔接可调限压引流阀,即可持续引流。也可经侧孔对血肿进行冲洗,注入止血药或凝血溶解药,再进行冲洗。
使用本实用新型,绞吸管进入血肿,抽吸绞吸、冲洗注药及引流均经此管进行,避免了反复颅内穿插损伤脑组织,创伤轻微、费用低疗效好,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可调限压引流,减小了术后引流过程中为保持颅内正常内压而进行的一系列繁琐操作,更能避免以往引流过程中引流管的虹吸作用造成的过度引流带来得损害,也减少了病人的头位限制。一次性使用器械极大的方便了术者随时随地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从而为挽救病人赢得宝贵时机。
以下结合附图的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绞吸管体示意图
图2、管芯插入绞吸管示意图
图3、电动旋绞器插入绞吸管示意图
图4、可调限压引流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远海,未经许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组装成防潮键盘的弹性触动体
- 下一篇:电控锁电磁器过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