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水浴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5581.7 | 申请日: | 200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树山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鸡西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葳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水浴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锅炉的消烟除尘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旋流式水浴除尘器。
目前,燃煤锅炉的消烟除尘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居民密集区内的浴池,小区供热等中小型燃煤锅炉的消烟除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既便是有些发明创造,如《水幕消烟除尘器》(专利申请号:98237680),由于水尘达不到完全结合,因此除尘效果也不尽理想,而且结构也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水尘完全结合并多次除尘,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旋流式水浴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旋流式水浴除尘器,它包括支架、锥体、中节体、上节体,支架、锥体、中节体和上节体自下而上固定连接;锥体内的上部纵向对称固定装有倒“U”形上板,在上板对应的下部纵向对称固定装有横“T”形下板;上板与下板之间是截面为“S”形的通道;在对称的上板之间固定装有进烟挡板,进烟挡板中间开有进烟口;在锥体下端装有排水阀;中节体中部设有进烟道,进烟道左、右两侧和上部为保温层;中节体内左右两侧下部纵向固定装有挡板;上节体内的下部纵向固定装有栅格板,每个栅格板条的截面为横“V”形;上节体右侧中部固定装有分离管,分离管的右端与上节体固定连接,分离管的左端为一斜面;上节体的左侧中上部固定装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左端与上节体固定连接,排烟管的右端套装于分离管内,排烟管右侧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装有至少四片螺旋导叶。
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尘完全结合,使烟尘被充分洗涤,并实现多次除尘,净化效果好,结构比较简单等有益效果。
附图1为旋流式水浴除尘器整体示意图,
其中:1支架、2锥体、3中节体、4上节体、10进烟道、13排烟管、14分离管、16排水阀。
附图2为锥体主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5上板、6下板。
附图3为锥体俯视示意图,
其中:8进烟挡板、9进烟口。
附图4为中节体主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7挡板、10进烟道、11保温层。
附图5为中节体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中节体俯视示意图。
附图7为上节体剖面示意图,
其中:12栅格板、13排烟管、14分离管、15螺旋导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旋流式水浴除尘器,它包括支架1、锥体2、中节体3、上节体4;支架1、锥体2、中节体3和上节体4自下而上固定连接;如附图2、3所示,锥体2内的上部纵向对称固定装有倒“U”形上板5,在上板5对应的下部纵向对称固定装有横“T”形下板6;上板5与下板6之间是截面为“S”形的通道;在对称的上板5之间装有进烟挡板8,进烟挡板8中间开有进烟口9;在锥体2下端装有排水阀;如附图4、5、6所示,中节体3中部设有进烟道10,进烟道10左右两侧和上部为保温层11,中节体2内左右两侧下部纵向固定装有挡板7;如附图7所示,上节体4内的下部纵向固定装有栅格板12,每个栅格板条的截面为横“V”形;上节体4右侧中部固定装有分离管14,分离管14的右端与上节体4固定连接,分离管14的左端为一斜面;上节体4的左侧中上部固定装有排烟管13,排烟管13的左端与上节体4固定连接,排烟管13的右端套装于分离管14内,排烟管13右侧的外壁上均匀固定装有至少4片螺旋导叶15。
使用时,首先把水注入锥体2内,并把水位控制在下板6下部90度夹角垂直面的1/2处。烟尘通过进烟道10和进烟口9进入锥体2,烟尘对锥体2内的水产生涡旋,使水和烟尘充分混合,较大颗粒烟尘被捕集水中,从而达到一次除尘的目的。剩余的水尘混合气通过“S”形通道进入中节体3,中节体3内的挡板7将水尘混合气中的较大颗粒挡下,达到二次除尘的目的。其余的水尘混合气上升进入上节体4,通过上节体4内的栅格板12使水尘混合气进一步分离,实现三次除尘。然后剩余水尘混合气进入分离管14,通过排烟管13外壁上螺旋导叶15,在径向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水尘混合气中较大微粒脱落并沿分离管14排出,较净的水尘混合气沿排烟管13排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烟管13和分离管14在上节体4上安装的位置不同,使排烟管13和分离管14轴向有一左高右低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树山,未经冯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