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动式金属线材校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5597.3 | 申请日: | 200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姚群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群乐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曼贞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动 金属线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线材的校直装置,特别是外摆动式的校直装置。
五金行业目前普遍使用的同类校直机,大多采用滚轮校直方式,这种方式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校直,其校直效果较差。市场上校直质量较好的摆动式校直机,只能校直单根线材,工作效率低。现查到有专利申请号为98219724.1的名称为“一种摆动式金属线材校直机”的专利,这种校直机可同时高效地全方向地对多根金属线材进行校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校直效果,但是这种校直机是一种内摆式的金属线材校直机,即是说其结构特点是摆动轮和过线板皆位于旋转环内,其金属线材是从校直机的旋转环内部的摆动轮及过线板通过的,其过线板及摆动轮都具有相应的穿线孔,该内摆式校直机,不仅在结构上比较复杂,且存在着不少工艺、操作及维修上的问题:如在操作过程中,难以观察生产过程是否正常,断线、接线及换线或维修时,操作麻烦,甚至须拆开设备才能进行,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外摆式金属线材校直装置,这种校直装置把外摆轮组件和装于其上的过线板——线夹组件安装在驱动轴上,金属线材从外置的线夹组件通过成为一种外摆式金属线材校直装置,从而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并收到结构简单、方便、效益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摆动式金属线材校直装置,包括机架及装于其上的传动轮、轴承及偏心度调节螺栓及摆动轮等,其特征在于外摆轮组件安装于驱动轴上,外摆轮组件的内轮滑装在驱动轴上,由偏心度调节螺栓对内轮作调整配合,过线装置采用具有一排或一排以上,每排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金属线材穿线孔的外置线夹组件,线夹组件分别安装在外摆轮和轴承座上。
上述方案传动轮、轴承及偏心度调节螺栓都安装在驱动轴上。
上述方案外摆轮组件由外摆轮、内轮、滚柱、黄油咀及密封片组成,外摆轮由滚柱与内轮配合。
上述方案外摆轮组件和偏心度调节螺栓可以是一组或一组以上。
上述方案线夹组件可由上、下二块带半孔的线夹板组合而成,也可做成合二而一的对应的整板,多排多孔的线夹组件依此类推,其数量按需要而定。
上述方案由传动轮带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带动外摆轮组件的内轮作偏心旋转,并由装于驱动轴上的偏心度调节螺栓作调整配合,外摆轮在内轮带动下作360度循环摆动,其摆动还受到固定于外摆轮上的线夹组件的限制,这样,金属线材穿过安装在外摆轮和轴承座上的线夹组件后,就被全方位校直,工作效率及质量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具体的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摆动式金属线材校直机的纵剖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的纵剖示意图。(图中仅画出二根金属线材)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仅画出二排,每排29个穿线孔)。
参照图1’可以看到该对比技术的校直机,其结构特征是偏心转动环6、7、8分别装于旋转环3内,摆动轮10、11、12分别由滚针13等分别配合于偏心转动环6、7、8内,摆动轮10、11、12上均具有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金属线材过线板19、20的穿线孔21相对应的金属线材穿线孔15等,防转螺栓14固定在过线板19、20上,机上还装有多个卡环22、23、25等。线材从B方向分别穿过旋转环3内的过线板19、20的穿线孔21及摆动轮10、11、12的穿线孔15,向C方向拉出,就被校直了。
从图1-2可以看出,本校直装置具有三组外摆轮组件6,装于其上的线夹组件7及偏心度调节螺栓9,还有两组线夹组件8装于轴承座2上。其结构特征包括机架1上安装有驱动轴5,轴承3及其轴承座2装于机架1与驱动轴5之间,传动轮4装于驱动轴上,在驱动轴5上的中部安装有三组外摆轮组件6及装于外摆轮组件6的外摆轮6a上的线夹组件7和偏心度调节螺栓9,外摆轮组件6的内轮6b滑装在驱动轴5上,由偏心度调节螺栓9与内轮6b作调整配合,外摆轮组件6是特制的轴承由外摆轮6a、内轮6b、滚柱6c、密封片6d及黄油咀6e等组成,外摆轮6a由滚柱6c与内轮6b配合。线夹组件7、8分别用螺栓11连接安装在外摆轮6a和轴承座2上,它具有一排或一排以上、每排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穿线孔13,线夹组件7、8各由上、下两片带半孔的线夹板用螺栓10连接组合而成,可方便地拆开或合拢。当然它也可以是带全孔的整板,线夹组件7设置数量视外摆轮组件6的数量而定,线夹组件7、8的穿线孔13的排数及孔数的多少按需校直的金属线材数的多少而增减,从而决定线夹板的多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群乐,未经姚群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