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6233.3 | 申请日: | 200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田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液压 刹车 系统 脉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
台湾专利第96207921.9号「机车用液压刹车系统蓄压器」的公告内容,其组成元件含有筒状本体、可动杆、底筒、弹簧、调压杆栓、帽盖以及底筒、弹性承置套,另有可动杆上的密封环等组成。共有组成元件多,组装不易,又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筒状本体的内部阶梯内孔,底筒、套盖、承置套等的复杂结构形状,更增加了加工制造的不易,费时费工。再者,各组件间环环相扣,连动关系复杂,也是形成其组装不易、动作阻碍的因素。
当刹车时油路中的油经油管进入可动件的通内孔,并对整个可动件施压,使其往下移动并压缩弹簧,使可动杆的径向孔往下移至与本体小径横向孔相通时,压力油由输出管送入刹车机构中,而将可动杆顶回原位。事实不然,因为油路中的油压,在可动杆下降后经输出管送入刹车机构后,油路中的压力仍呈施压状态,相对的可动杆仍在受压下,弹簧无法将它顶回原位,而使整个刹车系统呈刹死状态;如此,将会降低碟刹效果,甚至产生瞬间刹死而发生意外,完全无法达到刹车片与刹车盘贴靠刹车时,产生脉冲式摩擦变化,根本无法产生防止刹车与刹车盘锁死的效果。
如上上述,其结构组成元件多,组装不易、费时费工,且易有故障;同时在实际使用时,因可动杆下端空间的压力永远小于油路中的压力,在刹车时无法让可动件产生反复上下位移而呈固定状态,进而有让刹车机构呈锁死状况发生的危险问题存在。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以利于制造业者缩短制程,降低材料使用及节省工时人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刹车时其内部阀件可以上下往复位移,使油路产生脉冲运动,以利于机动车在刹车时,可以有效控制刹刹片对刹车盘呈密集的脉冲状夹结刹车,来抑止刹车片与刹车盘锁死,提高刹车安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由一呈筒状形的本体在其上端设有一螺槽与进油管锁接,侧面设有一螺槽与输出管锁接,其轴向由底端向上设有一圆杆状腔室在上端与侧面皆设的孔洞螺槽连通,而下端则以螺槽配合一结合有密封环的锁合螺杆予以锁结密封;再于腔室内设有一阀件位于上方,一张力弹簧位于下方,张力弹簧受螺杆支撑承托,并顶撑阀件向上,使其上端顶抵于腔室上方。
该阀件外径略小于腔室内径,由上端中央向下设有一上流道,而外径上下两端处套结有密封环将腔室分隔成上下两空间,并于中段间隔设有一深层环槽在上、一浅层环槽在下,且浅层环槽位于孔洞略上方呈错开状,同时浅层环槽径向设有一穿孔与上流道连通,而深层环槽依轴向贯设一下流道延伸到阀件下端。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脉冲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作用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呈筒状形状的本体10,在其上端设有一螺槽11提供进油管锁接,侧面设有一螺槽12供输出管锁接,其轴向由底端向上设有一圆杆尖腔室13在上端与侧面设的孔洞14、15螺槽11、12连通,下端螺槽16配合一结合有密封环21的锁合螺杆20予以锁结密封。再于腔室13内设有一阀件30位于上方,一张力弹簧40位于下方,张力弹簧40受螺杆20支撑承托,并顶撑阀件30向上,使其上端顶抵于腔室13上方。
该阀件30的结构内容如图1断面放大部份所示,其外径略小于腔室13内径,由上端中央向下设有一上流道31,而外径上下两端段处套结有密封环32,可将腔室13分隔成上、下两空间,并于中段间隔设有一深层环槽33上、一浅层环槽34在下,且浅槽环槽34位于孔洞15略上方,同时浅层环槽34径向设有一穿孔35与上流道31连通,而深层环槽33依轴向贯设一下流道36延伸到阀件下端。
再如图3所示:本体10的腔室13内的阀件30,其上流道31与本体的孔洞14连通,阀件30的浅层环槽34位于本体孔洞15上方而呈错开状,使油路中的刹车油不得经上流逆31、穿孔35进入孔洞15内,如此将使阀件30在腔室13内上方位置呈不动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田,未经林春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门窗用隔热式铝合金边封型材
- 下一篇:高效多碟抑菌圈自动测量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