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无效
申请号: | 00236556.1 | 申请日: | 200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城;施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
一般传统式的泵,如图5所示,主要由前盖100、后盖200及后盖200一旁的马达组成,其中后盖200内轴心的前端连接一叶轮300,叶轮300前缘则粘固一磨损环400,前盖100的涡卷流道101供后盖200中心的叶轮300等置入,而前盖涡卷流道101的中心槽孔粘固一止推环500,而后盖200的叶轮磨损环400则与该止推环500相触接,在泵受马达的启动而使叶轮300旋转时,磨损环400便与止推环500相互摩擦;由于止推环500粘死在前盖100内层的中心槽孔内不能移动,而叶轮300的轴心及轴承之间有间隙,当叶轮300转动时,或多或少会产生偏心动作,叶轮300前端的磨损环400则不断地以单点接触的方式与前盖100的止推环500摩擦,因而造成点与面间液体膜破裂的情形,故极易造成磨损环400的磨损,而磨损环400一旦磨损成倾斜不平的表面,相对地也降低磨损环4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延长磨损环使用寿命的泵。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一种泵,其包括前盖、后盖、叶轮、轴心、轴承、马达、缓冲座及止推环,其中前盖涡卷流道内侧有入口中心槽孔,与后盖用螺丝栓固,轴心置于后盖内,其一端为叶轮,另一端为马达,旁侧并设有轴承,叶轮前端紧固一磨损环,其特征在于:前盖入口中心槽孔内置放一缓冲座,缓冲座前端固定一止推环。
所述缓冲座外缘设有一缓冲的弹性O形环。
所述缓冲座一端的嵌块嵌入前盖中心槽孔的凹槽内,中心槽孔内的凸块则嵌入缓冲座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设计,其具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前盖入口中心槽孔内置放一缓冲座,缓冲座前端固定一止推环,将该止推环设计为具动态又有缓冲功能的结构,从而使止推环紧固在该缓冲座上,在叶轮上的磨损环与止推环因轴向推力而对接时,磨损环与止推环保持面与面的接触,以达到滑动面间液体膜不致破裂,而减少磨损环的磨损程度,以致延长磨损环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入口中心槽孔内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习用产品的分解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盖1、后盖2、叶轮3、轴心4、轴承5、马达6、缓冲座7及止推环8等主要构件组合而成,其中前盖1和后盖2用螺丝栓固,轴心4一端固置于后盖2内,另一端为叶轮3,旁侧设有轴承5,叶轮3前端紧固一磨损环31,而轴心4与轴承5间必须有间隙,如此叶轮3与轴承5才可旋转,其特征在于:
如图2及图4所示,前盖1涡卷流道内侧的入口中心槽孔11内放置一缓冲座7,缓冲座7一端的嵌块71可嵌入中心槽孔11的凹槽12内,中心槽孔11内的凸块13嵌入缓冲座7的凹槽72内(如图3所示),而缓冲座7前端紧固一止推环8;当前、后盖1、2结合时,叶轮3前端的磨损环31与缓冲座7上的止推环8因轴向推力而对接时,缓冲座7因与入口中心槽孔11间并未粘死采用动态式接合,再因为缓冲座7外缘并设有一缓冲的弹性O形环9(O一Ring),当轴承5前端的叶轮3转动时,磨损环31与止推环8保持面与面的接触,因而使两滑动面间润滑液体膜不致破裂,使磨损环31磨损程度降至最小,以确保磨损环3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将一种泵前盖1的止推环8紧固于可活动的缓冲座7上,再放置在前盖1的入口中心槽孔11内并未粘死,当与后盖叶轮3上的磨损环31因轴向推力而对接时,可将磨损环31摩损的程度降至最低,以确保磨损环31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