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短周期杨树、落叶松热喷磨木制浆造纸高压蒸煮热喷罐无效
申请号: | 00236606.1 | 申请日: | 200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9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聚恒;吕易;陈剑;李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聚恒 |
主分类号: | D21C7/00 | 分类号: | D21C7/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凤英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短 周期 杨树 落叶松 热喷磨 木制 造纸 高压 蒸煮热喷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超短周期的杨树、落叶松热喷磨木制浆造纸的高压蒸煮的热喷罐,用于浸泡后的木片经高压蒸煮喷放制成半成品造纸浆料的设备。
目前的制浆造纸,多数以一年生草类为主要造纸原料,而以木本为原料的木浆造纸,由于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占我国造纸总产量的12-15%,同时其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因此中高档纸长期依赖进口,而环境污染又使很多无碱回收设备的中小型造纸厂面临停产局面,为了改变传统造纸的上述问题,陈聚恒等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出超短周期生长快的杨树,落叶松用于造纸的原料已经获得成功,它即快速解决了造纸的原料,又彻底解决了造纸的污染环境的问题,也为生产中高档纸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超短周期杨树、落叶松为造纸原料的热喷磨木制浆造纸的制造半成品的浆料的高压蒸煮热喷罐,从而使木浆造纸实现工业化,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无污染造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超短周期杨树、落叶松热喷磨木造纸高压蒸煮热喷罐,它包括罐体、夹套保温层、进料口、出料口、进汽口、排汽口、排水口、压力表、安全阀和观察人孔,其特征在于:
a)罐体上部为圆柱形体,下部为漏斗形锥形体,罐体顶部有椭圆形向内翻边的进料口,进料口内有一个大于进料口的椭圆形密封盖,密封盖上面固定两个对称的螺杆,螺杆上套有大于进料口椭圆形的短径长的条形固定板,螺杆顶部与螺母配合;
b)罐体底口与球阀连接,球阀出口通过异径扩管接头连接一个由小渐大的“L”形喷料管,罐体中部有观察人孔。
进料口也可是短圆管口形,与球形阀连接。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a)用超短周期杨树、落叶松为造纸原料采用该设备可有效的使纤维单细胞分离,细胞破裂,使细胞在成浆过程中交织的更好,从而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避免了造纸对环境的污染。
b)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量高,无三废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球形阀进料口高压蒸煮热喷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一步说明:
超短周期杨树、落叶松热喷磨木造纸高压蒸煮热喷罐,由图1所示,它包括罐体(6)、夹套加热层(4)、进料口(1)、出料口、进汽口(12)、排气口(2)、排水口(13)、压力表(3)、安全阀(10)和观察人孔(5),罐体上部为圆柱形体,下部为漏斗形锥形体,罐体顶部的进料口为椭圆形向内翻边,进料口内有大于进料口的椭圆形密封盖(15),由图3所示,密封盖上固定两个螺杆(18),螺杆上套有大于椭圆形进料口的短径长的条形固定板(16),螺杆顶部与螺母(17)配合,当用装料机装完料后将密封盖从进料口伸入里边,然后对准进料口,使条形固定板搭在进料口的椭圆形短径边上,再调节螺母即可封闭进料口,即装料完毕,进料口也可以是短圆管口再与球形阀(11)连接,由图2所示,使用时,打开球形阀,用装料机从球形阀装入罐内,然后关闭球阀,即完成装料,也很方便。
罐体底口与球形阀(7)连接,球形阀出口通过异径扩管(8)连接一个由小渐大的“L”形喷料管(9),它即是出料口,再连接搅拌槽(图中未示)即可,为了保证喷料的效果,罐底口直径与喷料管的上端直径比为1∶2-3,喷料口上端与下端直径比为1∶2-3。
罐体中部装观察人孔,用于观察罐内的工作情况。
蒸汽夹套保温,进汽口在罐体下部,排气口在罐体顶部,安全阀和压力表分别装在罐体顶部,排水口在罐体底部。
本实用用新型是用1-3年生的杨树和5-8年生的落叶松超短周期生长的林木为造纸原料,它先经过去皮、削片加试剂加温浸泡后进入压煮罐,装料时,用装料机装料,打开密封盖,进料口加装漏斗(图中未示),装完料后上好密封盖,通蒸汽加热,当蒸汽压力达到后,保温一定时间,打开球阀,喷放物料,即制成半成品的造纸浆料,然后进入造纸的热磨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聚恒,未经陈聚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