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垫式缓冲避震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6791.2 | 申请日: | 200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6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坤炳 |
主分类号: | F16F9/00 | 分类号: | F16F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垫式 缓冲 避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专供土木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用的缓冲避震器。
目前土木建筑物、桥梁及机械设备等基于防震与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考虑,必须在相关位置或支撑脚部的基台下方安装缓冲避震器,以达到防震目的。
一般的缓冲避震器可分为橡胶式、弹簧式、气垫式、油压式及复合型式等种类,而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则以气垫式为主。
一般气垫式缓冲避震器是在底座与台座之间立置安装一上下窄而中间宽的圆弧状中空橡胶壳体,并将台座装设一连通橡胶壳体内部的气体控制阀,或者直接在橡胶壳体外周装设气嘴,经气体控制阀可充入压缩空气,使橡胶壳体利用压缩空气而能均匀承受台座上的外界设备负荷,负荷经由压缩空气媒介,而可迫使橡胶壳体产生变宽及高度下降,达到防震效果。
此类气垫式缓冲避震器是在橡胶壳体内部充填压缩空气,以驱使橡胶壳体因应负荷产生伸缩反应而达到避震效果。但是橡胶壳体本身具有透气性,而压缩空气因分子较小,则会透出橡胶壳体,在长期使用之下,即会造成压缩空气及气压漏气不足的问题,影响其安全性。
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各缓冲避震器的气压及高度,并携带设备、工具进行补充灌注压缩空气,然后再作检测,全部作业程序麻烦困难,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特别是当缓冲避震器的装设地点条件恶劣时,则更为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能力强、结构稳固、使用安全又方便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垫式缓冲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底座,是在顶面设置一环沟凹面及于外周设置多数个螺孔;
一橡胶壳体,为一上下窄而中间宽的圆弧状中空体,该橡胶壳体厚壁内结合补强层,该橡胶壳体的上下开口端各往外延伸出凸缘,以立置于底座的环沟凹面上;
一台座,是在底面设置一环沟凹面及于外周设置多数个螺孔;
上下环形盘体,是枢套于橡胶壳体的上下缩颈段,并设有多数个圆孔,供锁固元件分别组合底座、台座,并夹住橡胶壳体上下开口端的凸缘;
在橡胶壳体内部充满水时,该橡胶壳体是配合该底座、台座而封闭构成一缓冲避震用水垫。
所述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台座的两侧各设一道固定用的开口槽。
所述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该台座设置有两连通橡胶壳体内部的进行注水及后续封闭用的螺孔。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由于在底座与台座之间立装一上下窄而中间宽的圆弧状中空橡胶壳体,将橡胶壳体内预先注满水,再配合底座、台座的确实封闭,以及于橡胶壳体厚壁内结合补强层,即形成一缓冲避震用水垫,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能够承受土木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等负荷,可形成静态、动态平衡,达到优良防震效果,并且其整体结构组合简易稳固,不会发生漏水现象,安全性高,可供产业上利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橡胶壳体注满水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首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水垫式缓冲避震器是由一底座10、一台座20、一橡胶壳体30及上下两盘体40、41等所构成,将橡胶壳体30立置于底座10与台座20之间,并且配合上下两盘体40、41加以夹固定位。
参阅图1、2,该底座10顶面与台座20底面各制设一环沟凹面11、21及于外周设多数个螺孔12、22,以配合橡胶壳体30上下开口端往外延伸出的凸缘31、32,及上下环形盘体40、41的外周多数个圆孔42、43。上述橡胶壳体30是设计为上下窄而中间宽的圆弧中空橡胶弹性体,在橡胶壳体30本身厚壁内结合多数补强层33,该补强层33可采用耐龙帘布材料,另将上下两凸缘31、32内部结合多束钢线绞成的钢索环34,以提高端部强度。而上下环形盘体40、41是枢套于橡胶壳体30的上下缩颈段,并进一步以固定元件螺栓50分别锁接底座10、台座20的螺孔12、22,以夹住橡胶壳体30上下开口端的凸缘3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坤炳,未经黄坤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