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止落井事故的安全型井圈无效
申请号: | 00237023.9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光;卓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小光;卓双荣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00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事故 安全 型井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地下线路及下水道用的井圈,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落井事故的安全型井圈。
现有地下管道、地下线路及下水道的检查井用的井盖都是直接放置于井圈上,因而很容易被窍贼盗走或被车辆碾压而移位,当井盖被盗或移开后未能及时盖上,就很容易造成行人,特别是儿童落井而产生伤亡事故,长期以来,此类事故时有发生,但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此,有人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如实用新型专利95208674公开了一种“防盗安全窖井盖”,它是将井盖、井圈连成一体而起到防盗作用,由于其井盖在打开时不能与地面成180°角,且井盖与井圈连成一体,因而存在井盖在损坏后维修不便等问题,而如果不能及时维修更换又会给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井盖被盗或因其它各种原因未盖上井盖情况下,能有效防止行人落井而发生伤亡事故的可防止落井事故的安全型井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落井事故的安全型井圈,该井圈的特征是在井圈1内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座2,每个连接座上通过销轴3铰接有防护棒4,防护捧连接端端部延伸至井圈底部,多个防护棒在平置时形成护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沿井圈圆周设置了多个防护棒,这些防护棒在非检修状态时呈水平状态,形成一栅状支撑,可有效防止行人,特别是儿童落井事故的发生,彻底杜绝黑井伤人事故。又由于防护棒与井圈活动连接,因而在检修时可向上折起,以方便检修人员下井检修。与现有井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安全防护性好,易于实施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示意图。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井圈1为金属制成的台阶状环形井圈,在井圈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座2,本例中沿井圈内壁间隔设置有六个连接座,该连接座呈槽状并向内凸伸,它可与井圈铸成一体。每个连接座上通过销轴3各铰接有一只金属防护棒4,该防护棒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防护棒的铰接端端部向外延伸至井圈底部台阶处,使其在水平状态时卡住在井圈底部。防护棒在平时处于平置状态,各防护棒沿井圈径向伸向井圈中心,形成呈扇形排列的护栅,使得在井盖被盗情况下,行人即使踩空也不会落入井中,因而可确保行人安全。在井内设施需要进行检修时,防护棒可以向上折起90°,使检修人员可下到井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小光;卓双荣,未经黄小光;卓双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7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铁式自动刹车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磁化活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