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7148.0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东;梅路;李念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加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54 | 分类号: | A47J3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饮水机 水桶 外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的专用功能部件,具体指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
现有的饮水机,无论是单热机型或是冰热机型,都必不可少地设置有热水桶,并通过电加热方式来产生热水。现有的饮水机热水桶所采用的电加热方式,一般可分为内加热和外加热两种形式。在外加热方式中,传统的饮水机热水桶均采用夹套式外加热装置,该外加热装置为金属型材加工而成,两根发热丝装置在加热圈的管孔内,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所采用的加热圈较厚以及采用两根发热管,在加工时很难使其与热水桶外表面达到紧密贴合,因而导致其传热效果较差,且存在着定位方式以及装配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由于采用了两根发热管,从而也导致材料的浪费,增加了饮水机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以通过其单发热管结构以及壁厚较薄的加热圈,使其在较好地保留现有技术的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加热圈内表面与热水桶外表面贴合紧密、传热效果好、易于加工和装配以及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等优点,较好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主要是由加热圈和发热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圈是采用壁厚较薄的金属型材加工而成,该加热圈的孔内有发热管,镍铬丝装在该发热管内,在上述加热圈的两端被弯曲成用于定位的弯头,每个弯头上至少相应地开有一个定位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由于采用了单发热管结构以及壁厚较薄的加热圈,从而使其在较好地保留现有技术的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加热圈内表面与热水桶外表面贴合紧密、传热效果好、易于加工和装配以及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等优点,较好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热圈,2-发热管,3-镍铬丝,4-弯头,5-定位孔。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的饮水机热水桶用外加热装置,主要是由加热圈1和发热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圈1是采用壁厚较薄的金属型材加工而成,该加热圈1的孔内装有发热管2,镍铬丝3装置在该发热管2内,在上述加热圈1的两端被弯曲成用于定位的弯头4,每个弯头4上至少相应地开有一个定位孔5。
在实施例中,上述加热圈1所采用的金属型材,是由带有单个管孔的金属薄片加工弯制而成,其弯制的形状与热水桶的外表相吻合,发热管2在加热圈1的单孔内,其两端的弯头4上分别开有两个定位孔5,加热圈通过定位螺丝紧密地固定在热水桶的外表面。由于上述加热圈所采用的金属型材较薄,因而在加工弯制时较容易成型,从而较好地保证其与热水桶之间的紧密贴合,同时其两端也可方便地加工出定位弯头,而不必另设定位装置,从而较好地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制造成本,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加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加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7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