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置栅格天线无效
申请号: | 00237521.4 | 申请日: | 200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2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魁;冯贞国;李惠芝;李庄珍;焦淑占;陈延平;陈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9/13 | 分类号: | H01Q19/13;H01Q1/3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锡明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置 栅格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偏置栅格天线,特别适用于作移动通信站的天线,如车载移动通信站的天线装置。
目前移动通信站特别车载移动通信站的通信天线装置均采用实体反射体结构方式,这种实体反射体结构方式的天线明显存在以下不足:
1.风荷大、抗风能力差,特别是安装移动载体上影响稳固性能。
2.天线的精度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差,特别是在恶劣通信环境下,对精度影响较大。
3.体积大,重量重,不利于机动收藏与展开,使用不方便。
4.天线的结构工艺性能差,生产成本高,增加用户开支,使普及推广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风荷小,体积小,重量轻,收藏与展开方便的偏置栅格天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廉,结构精度高、电气性能好等特点,适合移动通信站的各种通信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馈源1、天线反射体2、俯仰减速箱3、俯仰机构4、方位机构5、底板6、天线载体板7、馈源拉绳8、背拉杆12组成,其中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与固定在底板6上的两对支耳分别用销轴活动连接,馈源拉绳8两端分别用钩、环与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连接,俯仰机构4用紧固件固定在底板6上,俯仰减速箱3用转轴活动安装在俯仰机构4支座上,背拉杆12一端用转轴活动安装在天线反射体2背支耳上、另一端用紧固件与俯仰减速箱3的丝杠固定连接,底板6通过轴承转动付活动安装在天线载体板7上面,方位机构5用紧固件固定在天线载体板7下面,方位机构5传动齿轮与底板6上传动齿轮啮合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天线反射体2由反射体背架9、栅条10、栅支板11、收藏支耳13组成,其中反射体背架9制作成双环口面、纵横相嵌结构的方格背曲形背架,下端部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底板6上的两支耳上,栅支板11制作成抛物线分布的栅条孔结构、通过调整杆焊接安装在反射体背架9上,栅条10穿插安装在栅支板11的栅条孔内,所有栅条的包络曲面构成反射面,收藏支耳13焊接安装在天线反射体2上端部口面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天线反射体2的反射体背架9制作成双环口面、纵横相嵌结构的方格背曲形背架,使天线反射体尺寸的体积制作很小,重量很轻,适合移动通信站天线的收藏与展开,用户使用非常轻便、灵活。
2.本实用新型天线反射体2的反射面由栅条10、栅支板11构成栅条抛物包络曲面结构的栅形反射面,不但天线电气性能好,而且抗风能力强,能满足恶劣的通信工作环境使用。
3.本实用新型天线反射体2的反射体背架9采用纵横相嵌结构和栅支板11采用调整杆焊接结构,使整个天线的精度高、结构工艺性能好,加工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应用于移动通信站作通信天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馈源1、天线反射体2、俯仰减速箱3、俯仰机构4、方位机构5、底板6、天线载体板7、馈源拉绳8、背拉杆12组成。其中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与固定在底板6上的两对支耳分别用销轴活动连接,使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能以销轴为轴心上下摆动,作移动通信站天线工作时可以展开,天线不工作或运输时可以收藏。馈源拉绳8两端分别用钩、环与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连接,馈源拉绳8的作用是天线反射体2展开时能拉住馈源1,使馈源1与天线反射体2每次展开时始终保持相对等距离,保证天线的正常通信。实施例馈源拉绳8采用市售3毫米粗的钢丝绳制作,在钢丝绳的两端焊接铁钩结构,分别在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上焊接铁环结构,利用钩环结构使天线反射体2和馈源1进行连接。馈源拉绳8的长度尺寸使馈源1在通信时能最佳聚焦天线反射体2波束。实施例馈源1采用自制的高性能波纹喇叭结构的馈源制作,安装时使馈源1的喇叭口能对准天线反射体2的反射面,馈源1的输入端外接接收机高频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7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造粒装置
- 下一篇:工民建施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