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摇把止滑结构的遮阳伞无效
申请号: | 00238812.X | 申请日: | 200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博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博隆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摇把 结构 遮阳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摇把止滑结构的遮阳伞,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挡止作用,而使摇把具有止滑效果的遮阳伞。
伞具可为户外活动提供舒适的乘凉空间,而在传统型的伞具结构中,最具重量且张开时可达到最大遮阳面积,相当于数个遮阳伞的架设使用,由于其张开时的伞面较高且伞面积较大,而不便于像一般伞具可用手推升或收合,因此,在遮阳伞的支撑管上即设置一种可用摇把旋转,来控制伞面张开或收合的升降控制器,以达到开伞或收伞目的。
配合参看图5、图6及图7所示,其中,遮阳伞的支撑管5底端设置底座6,而在支撑管5上设置升降控制器4,升降控制器4的摇把45旋转,可向上展开或向下收合支架51、伞架52,而可将伞面53张开或收合,如图5所示,即为升降控制器4的立体分解图,其组成结构,是以相对半圆的两个壳套41中所形成的弧形夹片42夹持于支撑管5,并以螺丝穿设加以锁固,如图5、图6所示,其一侧壳套41形成凹槽43,凹槽43中具设穿孔,外垫片44中形成穿孔且于孔缘处侧向延伸出凸缘边441,凸缘边441可插入凹槽43的穿孔中,一摇把45上侧形成套管46,套管46中设置方型卡槽461,套管46可插入外垫片44的穿孔中,一轴杆47中设置孔471,轴杆47前缘设置螺纹部472,轴杆47末端形成方形凸块473,轴杆47插入套管46中,使方形凸块473进入方形卡槽461中,而在轴杆47上可依序套设垫片481、482、弹性元件48、垫片483及侧压板49,侧压板49一侧形成曲面491,侧压板49中形成凸缘边492,凸缘边492可插入支撑管5的轴孔50中,且曲面491可贴合于支撑管5外表面,而另一侧压板51一侧亦形成曲面511,且于侧压板51中形成凸缘边512,凸缘边512插入支撑管5另一相对轴孔50,且曲面511贴合于支撑管5,轴杆47穿过侧压板49、轴孔50及侧压板51,而在轴杆47上再套设垫片52,并以螺帽53锁在轴杆47螺纹部472上完成组装。
在实际使用上,轴杆47的孔471中连设有拉绳(图中未示出),拉绳位于支撑管5中,且拉绳顶端连设于可使支架51及伞架52连动的装置中,而可以用手旋转摇把45,使轴杆47旋转并带动拉绳,而且让支架51及伞架52连动,而将伞面53张开,此一升降控制器4虽可借由摇把45的摇动旋转,使伞面53张开或收合,然而,当支架51、伞架52连动,而张开伞面53时,因为支架51、伞架52及伞面53所构成的重量,使得张开的伞面53会有一向下的惯性,而升降控制器4又不具有止滑作用,使得支架51及伞架52易向内收回,而造成遮阳伞的伞面53面积缩回,而无法充分发挥遮阳伞所能展开的最大面积。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摇把止滑结构的遮阳伞,在遮阳伞的支撑管上所设置的升降控制器中设置止滑结构,而能利用挡片对于棘齿轮的挡止作用,使摇把具有止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摇把止滑结构的遮阳伞,它包括底座、支撑管、支架、伞架及伞面,其中支撑管上设置升降控制器,该升降控制器以其相对半圆的两个壳套中所形成夹持支撑管的弧形夹片,升降控制器的一侧壳套中形成凹槽,凹槽中设有穿孔,外垫片中形成穿孔且于孔缘处侧向延伸出凸缘边,凸缘边插入凹槽的穿孔中,又升降控制器上设有一摇把,该摇把上侧形成横向的套管,套管中设置方形卡槽,套管插入外垫片的穿孔中,一轴杆中设置孔,轴杆前缘设置螺纹部,轴杆末端形成方形凸块,轴杆插入套管、且方形凸块进入方型卡槽中,又在轴杆上套设垫片、弹性元件及侧压板,并轴杆插入支撑管中,其特征在于:
升降控制器包括定位板、棘齿轮、挡片及扭力弹簧,定位板上端形成侧压板,轴杆由侧压板侧的凸缘边中的穿孔中穿出,轴杆的螺纹部上设置切槽,轴杆的螺纹部上套设垫片、棘齿轮并以螺帽锁合螺纹部,一挡片上形成抵靠凸部,一铆钉穿设扭力弹簧并穿过挡片末端所设置的孔且枢设于定位板上,扭力弹簧末端紧固于定位板,扭力弹簧上缘转折处依托于挡片背侧,挡片上形成抵靠凸部,抵靠凸部抵靠于棘齿轮上。
所述定位板上端所形成的侧压板侧所设置的垫片,于垫片的穿孔中设置横条,且横条置入螺纹部的切槽中。
所述螺帽上设置孔,又卡钩插入孔中,且卡钩的弯折部置入轴杆螺纹部的切槽中。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能确保伞面张开后的遮阳面积不缩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张开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支撑管上所装设的升降控制器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博隆,未经董博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