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8838.3 | 申请日: | 200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3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罗斯***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散热片 cpu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特别是在使散热片接触于CPU中央所设的凸起块时,能使散热片与CPU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效果,进而达到良好的散热目的扣具装置。
为了使电脑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以下简称CPU)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有效地散发出去,一般均会在CPU的表面设置散热片,并在该散热片上结合一风扇;散热片吸收了CPU所产生的热量后,再藉由运转中的风扇将热量排放出主机壳外。而传统上将散热片与CPU组合的方式,大多以操作较简易的各种具有弹性的扣具来完成,并且在散热片上组装风扇来对散热片所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
早期因为受限于技术的因素,CPU的运算速度与功能尚不太快及太多,且CPU的表面亦为完全的平面,因而在组合散热片时,散热片底板的平面可以和CPU的表面完全地接触,使得CPU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散热片完全吸收,再经由风扇将散热片所含的热量排除。但随着科技的进步,CPU运算速度与功能亦愈来愈高且愈多,而基于此项技术的原因,目前较高阶的CPU表面中央均有一凸起块,其在运算时所产生的热量会集中在此凸起块上,并且该型CPU在组合于主机板上时,更必须先在主机板上设置一匣座后,再将该CPU组合于该匣座所设的容置孔内;而散热片在与CPU组合时,是使散热片的底板接触于该凸起块的表面,并利用扣具将该散热片扣固于该匣座,使得CPU位于该散热片与匣座之间。
由于CPU的凸起块的面积相较于其整块CPU仍属较小,故当散热片组合接触于该CPU时,必须让散热片的底板重心尽量地位于该凸块中央的位置,否则便容易造成散热片与CPU之间的组合不稳定。而传统的扣具在对前述的CPU与散热片做组合固定时常常会造成对散热片的施力重心不对应于CPU的凸起块的中央,因而形成散热片与CPU之间在组合后有不稳定的现象。
因此,后来的扣具设计乃包括有两个彼此连接的弹性体,其中的第一弹性体的两端是结合在用来容置CPU的匣座两端,而第二弹性体则将其弹力作用于放置在CPU上面的散热片上,藉以达到将散热片与CPU组合固定的目的。然而,由于该传统的两件式弹性体的扣具设计,其第二弹性体只能相对于第一弹性体在左、右的方向摆动;故,倘若第二弹性体作用于散热片上的力量太大时便无法做有效的自然调整,因而仍然可能产生散热片与CPU之间的受力不平衡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组合不稳定、受力不平衡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包括彼此接合而可以相对地摆动的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第一弹性体至少具有一对位于相对两侧且呈V形的弹性梁臂,弹性梁臂的两端分别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且第一、二延伸部分别具有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而第二弹性体具有多个形成为倒V形的弹性压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弹性体的两弹性梁臂之间具有一横梁,横梁上端设有一往上方垂直延伸的突板,且突板设有T形孔,T形孔的横向部份接近于突板的上端,T形孔的下端则连有一设在横梁上的水平槽孔;
第二弹性体的两弹性压板之间的顶端设有一T形杆,且T形杆的宽度小于前述T形孔的宽度,T形杆的根部两侧分别形成有斜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第一弹性体两弹性梁臂之间的横梁下端设有往下方延伸且彼此平行的两垂直板,两垂直板分别设有对应的枢孔,第二弹性体的两弹性压板之间的顶端设有一凸耳,凸耳上设有孔,且凸耳的厚度小于前述两垂直板之间的距离,而孔的直径大于枢孔的直径;
第二弹性体的凸耳置入第一弹性体的两垂直板之间,并以一枢轴穿过前述垂直板的枢孔与凸耳的孔,枢轴与枢孔之间呈紧迫配合,而枢轴与洞孔之间呈松配合。
前述的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第一弹性体为一体成型制的弹簧钢片。
前述的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第二弹性体为一体成型制成的弹簧钢片。
前述的组合散热片,CPU与匣座的扣具装置,第一弹性体的第二延伸部与弹性梁臂之间形成有往上方突起的第一弯折部,且在第二扣孔上方的第二延伸部适当位置形成有往上内侧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当扣具扣固于匣座时,能让扣具所施予散热片的压力自动地调整至对应于CPU的凸起块的位置,且使得散热片与CPU之间的受力更为平均与平衡,以让散热片与CPU之间具有更稳定的接触、组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卡连接器
- 下一篇:多功能旋转式急救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