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漱分设式环保面池无效
申请号: | 00240633.0 | 申请日: | 200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8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钟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为新 |
主分类号: | A47K1/04 | 分类号: | A47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漱 分设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面与漱口分开设置的环保型面池,能使漱口的污物不再污染面池。
背景技术:目前使用的面池,为椭圆凹池形状,其池壁底部有一原下水口,外接下水管道。椭圆凹池壁上的溢水口与原下水口之间,为一相互连通的空腔暗通道结构,而溢水口的下水,便借其暗通道而流至原下水口,与其一并出水。现有面池的最大缺陷是:洗、漱不分,漱口污染洗面之用,功能划分模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漱相对独立的环保型面池,它不仅能解决漱口污物污染面池的问题,减少疾病的传播,而且又能减少清洗面池时水与洗涤剂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在现有面池外观及上、下水结构基础上,于椭圆凹池内左侧设分隔区:由椭圆凹池的前后两侧池壁,连接一片“墙状”分隔壁,其分隔壁材质,可与水池主体一致或类似,并可制成“S”形、“v”形或弧形等美观形状,使椭圆凹池部分,形成一隔为二状态。分隔壁的高度与溢水口上缘平齐或略高出5mm,厚度在8-10mm。分隔方法按8∶2的比例,将现有面池的椭圆凹池,分隔成一大一小两池,并确保连接完好,两池不相渗漏。分隔时,可将右侧,隔成大池,使原下水口被分隔在大池一侧;将左侧,隔成小池,使溢水口被分隔在小池一侧。亦可将左侧分隔为大池,右侧隔为小池,成左侧8、右侧2的比例,或将凹池按近上水侧8、近人侧2或近上水侧2、近人侧8的比例分隔。分隔成的大池下水,仍沿用原下水;小池下水口,开在小池底部的溢水口与原下水之间的暗通道表面上,其形状可与溢水口一致但须宽出一倍,并于小池下水口表面,设置一防异物下漏的固定结构,制成形状,或设置可移动式防异物下漏的小网罩。参见示图1至5。
2.为方便被分隔后大、小池的上水,采用可左右转向式上水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使“洗、漱”各自分开,漱口不再影响洗面,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无需每次再于漱口之后,用净水及洗涤用品清洗面池,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及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3.发掘了原面池的未用功能,变单洗或一用,为洗面、洗手、漱口、置物多用,使净物与污物洗涤相对分开:大池,作洗脸、洗小件衣物之用,即作“净物洗涤”之用;小池,作漱口、洗手或放置肥皂等小物品,作“污物洗涤”之用,使大、小池功能分开。
4.节水洗池,一举两得。由于分隔壁设计时略高于溢水口,故而,当大池放满水时,其水可漫过小池;而小池之水却无法漫入大池之中。且当大池的水漫溢之时,又可起到顺便冲洗小池及其下水通道的作用。
5.投产方便,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未改变现有面池的主要结构,仅设计了分隔壁及上、下水结构,现有制陶工艺完全可以生产,技术成熟。
6.推广前景较好。据调查,目前,除欠发达的中国这一人口大国的面池,面临这一洗漱问题之外,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亦面临此困惑。故而,若本实用新型在国内乃至国外申请专利,保护其产权,其发展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左侧分隔俯视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左侧分隔俯视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左侧分隔俯视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近上水侧分隔俯视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近人侧分隔俯视示图。
图中:1.上水 2.原下水 3.大池 4.分隔壁 5.小池 6.溢水口 7.小池下水 8.椭圆凹池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分隔壁(4)设在椭圆凹池(8)中,将椭圆凹池(8)分隔成大池(3)和小池(5);在小池(5)下部表面开口,制成开口于溢水口(6)与原下水(2)之间暗通道上的小池下水(7),并设计成网状结构,与原下水(2)连通一并下水。
在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其实施方法均与图1相同,仅分隔壁的形状或放置位置不同。其中,图1、图2和图3的分隔壁,各含两种分隔结构,其可设置在面池的左侧或右侧。此处仅列举其左侧分隔示图。
图4的分隔壁,可设置在面池内椭圆凹池的近人侧或近上水侧,其共含两种分隔结构。此处仅列举其近上水侧分隔示图。
图5的分隔壁,可设置在面池内椭圆凹池的左侧、右侧、近人侧和近上水侧,其共含四种分隔结构。此处仅列举近人侧分隔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为新,未经钟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