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冲击钻无效
申请号: | 00240976.3 | 申请日: | 200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4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孔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雷电动工具(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冲击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钻。
现有技术中,手持式冲击钻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的外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接的减速机构、与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工作头,所述的外壳包括手柄、工具主体,所述的手柄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电源的开关,手柄的与工具主体之间的角度较小,使得手握手柄进行钻孔操作时手腕与胳膊的角度过大,易使手腕在长时间操作时产生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手柄与工具主体之间的夹角较大,进而改善腕关节受力状况的手持式冲击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冲击钻,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的外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接的减速机构、与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工作头,所述的外壳包括手柄、工具主体,所述的手柄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电源的开关,开关闭合时的运动方向与工作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至35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得手柄与工具主体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夹角,操作者握持本实用新型进行钻孔操作时,其前臂施力方向与工作头轴心线大致上相平行,操作时省力、使用舒适,便于对钻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能改善腕关节受力的状况,避免产生职业病。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手持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及工具主体连接处的剖视图;其中:
[1]、手柄;[2]、开关;[3]、工具主体;[4]、工作头;[5]、工作头轴心线;α、开关闭合时的运动方向与工作头轴心线之间的夹角。
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手持式冲击钻,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的外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接的减速机构、与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工作头[4],所述的外壳包括手柄[1]、工具主体[3],所述的手柄[1]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电源的开关[2],开关[2]闭合时的运动方向与工作头轴心线[5]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至35度,所述的开关[2]闭合时的运动方向指手指压住开关[2]使得电机电源得电时,开关[2]沿手柄[1]向内滑动时的直向运动方向。
所述的开关[2]闭合时的运动方向与工作头轴心线[5]之间的夹角α为23度至25度,最佳的角度为24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雷电动工具(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格雷电动工具(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片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