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机失挂自动补挂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1018.4 | 申请日: | 200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怀治 |
主分类号: | H04M1/26 | 分类号: | H04M1/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机 自动 补挂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的电子挂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音频电话未挂好时的电子自动补挂装置。
打电话时,常发生被叫一方电话占线,发出忙音,打不进去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几个小时,则可以初步断定该话机未挂好(当然也不能排除线路短路、漏电而造成的摘机假象)。话机未挂好是使用问题,不但使外面的电话打不进,如果本机在挂机前是主叫方,电信局还将继续计时收费。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不仅给电话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带来不便,而且给公共电话网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现有技术中,目前大多数电话机均无告警功能,少数有告警功能的电话机也只是电话挂机提示。无疑这种装置可以提醒电话用户改正挂机,但实践中话机未挂好的现象仍可能存在。中国专利CN2303409Y于1999年1月6日公告过一篇,专利号为97236249.5,名称为“电话自动报警挂机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电路主要由话音检测电路、延时及复位电路、报警电路和自动挂机电路组合而成。该装置虽然能在报警无效时实现自动挂机,但仅适用于自带电话开关电路的话机,而且对忙音信号识别的准确度不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发生话机挂机失挂时,能准确判别失挂信号且通用性强的自动补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话机失挂自动补挂器,包括忙音信号识别电路、自动挂机电路以及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忙音信号识别电路由选频电路、振荡电路和阈值电路顺序连接构成,选频电路主要由检测450HZ忙音信号的译码器构成,其输入端与电话线路并联,输出端经反相器、电容、电阻、反相器组成后接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由自激多谐振荡器构成,其输出端经反相器接阈值电路,阈值电路由可调电阻与二极管并联后再与电容串联构成,电容接到反相器,信号由反相器输出;自动挂机电路由驱动电路、来电提示振铃电路和双稳态继电器组成,驱动电路由三极管构成,基极为输入端与阈值电路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控制双稳态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接在电话线路回路中,使电话线路保持与电话机或来电提示振铃电路连通两种工作状态;复位电路主要由开关和三极管构成,开关按动一次,双稳态继电器便翻转复位一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直流电源以及控制直流电源通断的电子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电路主要由换极性电路、分压电路、反相器、三极管连接构成,换极性电路由4个二极管组成桥,输入端与电话线路并联,输出端接在分压电路上,分压电路至少由2个电阻串联构成,分压端为输出端,并经反相器、隔离二极管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上,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直流电源构成开关电源的回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电路还可以包括三极管以及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驱动电路的三极管集电极,基极与电阻、开关串联后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稳态继电器可以由另一个继电器控制,而该继电器受驱动电路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触点和电容组合后,触发动作电压高于电源电压1倍的双稳态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接在电话线路回路中,使电话线路保持与电话机或来电提示振铃电路连通两种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来电提示振铃电路可以为振铃电路,也可以为声、光提示电路。
忙音信号是一种450HZ,通0.35秒、断0.35秒的有规律信号,即周期为0.7秒的断续信号。电话线上的信号有拔号音、回铃音、忙音插入音和通话信号,忙音信号和电话线上其它信号有明显区别,因此,从电路中检测出忙音信号是切实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怀治,未经张怀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1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