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潜入线出式除尘脱硫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1328.0 | 申请日: | 200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楚东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东潘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入 线出式 除尘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脱硫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底潜入线出式脱硫器,属环保设备技术领域,适用于工业锅炉、电站锅炉以及工业窑炉的除尘脱硫。
本实用新型之前的环保除尘脱硫设备是安装在引风机之前、锅炉生产车间之后,烟尘在引风机的推力作用下,经进口烟道冲进除尘脱硫设备的筒体内的水层中潜入,水在气流迅猛势的压力下,流经分水板,细分成线状水线柱窜出,直接穿过脱水板,随着快速的气流进入出口烟道,进行往而复始的除尘脱硫,污水渣由排污口排出。但这种除尘脱硫设备的分水板孔径为3mm,而锅炉排放出的烟尘粒度圆径达到4mm,在除尘脱硫的运转过程中,大粒度烟尘在水和气流中急剧翻动碰撞,急于快速冲出分水板孔洞,因分水板孔径小于烟尘粒度圆径,故将分水板孔洞堵塞,造成强大阻力,直接影响锅炉生产,达不到除尘脱硫与净化空气的理想效果。又因分水板离脱水板太近,脱水板呈平面形状,仅一层脱水,这样经脱水板进入烟道的污水量增加,严重腐蚀烟道,造成危害和损失。还有简体内的斜板离底面较高,贮水量减少,也影响了脱水板的脱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结构改进了的环保技术领域中用的“底潜入线出式除尘脱硫器”,他加大了分水板的孔径,解决了烟尘堵塞问题,减少了气流带水;又将平面式的脱水板改用伞型脱水板,由一层脱水板增加到两层,第一层脱水板设计在进烟口管道下部、分水板上端,第二层脱水板安置在进烟口管道的上部,两层脱水板的位置及间距都规范、合理、适中,使烟尘排放时的污水含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从而延长了烟道的使用寿命;还将筒体内的斜板合理地降低,增加了贮水量,使双层脱水板充分利用增大了的空间进行较为彻底的脱水。本实用新型从整体工作性能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检索知,目前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有相同或相似的除尘脱硫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如下方式完成的:底潜入线出式除尘脱硫器包括壳体、壳体帽,壳体、壳体帽外层由金属质的钢板卷压、焊接而成,内衬为特特制玻璃钢,进口烟道,在进口烟道上部与下部分别安装一上脱水板和下脱水板,其孔径4-5mm,下脱水板为第一层,离进口烟道10mm,上脱水板为第二层,在进口烟道上部80mm处,脱水板呈伞型,距下脱水板300mm处的分水板孔径为4-4.5mm,形成气流旋转,可减少气流带水,锥型帽紧连分水板,距分水板一端的下边沿与排污口下端之间有一斜板,斜板降低100mm,水位随之也降低100mm,从而增加了脱硫空间的脱水量,为除尘脱硫创造了先决条件,提高了运转功能和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描述如后(参照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口烟道 2上脱水板 3下脱水板 4分水板5斜板 6排污 7壳体 8进口烟道 9锥形帽10壳体帽
一种底潜入线出式除尘脱硫器,适用于环保领域除尘脱硫用。它由壳体(7)的壳体帽(10)、出口烟道(1)、进口烟道(8)、排污口(6)、锥型帽(9)组成,其特征还在于包括进口烟道(8)上部的上脱水板(2)和下部的下脱水板(3),锥型帽(9)位于下脱水板(3)中心处,且在下脱水板(3)的下端有一分水板(4),分水板(4)一端的下边沿与排污口(6)下部之间安一斜板(5),当操作运转时,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设计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构思新颖,设计规范、合理,结构独特,性能提高,运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在5-8年,脱硫效率达81%以上,PH值超过10,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降低,机械加工厂家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均可接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东潘,未经楚东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1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外套
- 下一篇:综合节能供热(暖)、散热、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