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校时钟表无效
申请号: | 00244049.0 | 申请日: | 200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6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刚;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刚 |
主分类号: | G04G5/00 | 分类号: | G04G5/00;G04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时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有能自动跟进校时的无线接收机的电子钟表。
电子钟表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精密电子钟表走时误差也不算太大,对一般人来说,基本上能满足使用要求。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时间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电子钟表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累积误差,已经不能满足一大批现代社会中从事各类活动的人们的要求,往往因为几分、几秒的时间误差影响了人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及各类科学实验和文艺演出。为解决电子钟表的累积误差问题,钟表行业曾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各种研究和组织科技攻关,但始终未能合理的解决好这个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把无线电收发技术(广播电台、传呼台、电视台、专用校时台)和传统电子钟表(包括石英电子钟表)有机结合,从而彻底地解决各类电子钟表不能克服的累积精度误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电子钟表中引入带有内置天线无线电接收机,无线电接收机的电源线通过电源开关和数字信号线分别同单片机PIC16C54芯片的第13及43端相连接。在工作状态中,接收机能接收到发射台发出的校时指令,即时处理成特定的数字信号,送给电子钟表单片机,进行自动跟进校时,从而完满地解决了电子钟表走时快慢误差的问题。
由于广播电台、传呼台、电视台、专用校时台都可以发射正确的校时指令,所以联系校时信号发射系统是非常方便和廉价的事情。所述无线接收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小。实际上,它只不过是不到半个小指甲片那么大小的一个计算机芯片,钟表设计人员无需增加现有电子钟表的体积,即可把它安装在钟表内某个恰当的位置(如图1所示)。无线接收机开启校时的时间和频率,可通过电子钟表单片机自动控制,做到及时启闭,及时校正,这样可节省电能。
本实用新型所指电子钟表,除一般的电子钟表外,还包括各类石英电子钟表。
本实用新型所指显示器,包括指针式显示器和数字显示器两大类。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情况通过下述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全自动校正电子钟(带指针式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是图1的正视图、后视图及侧视图。
图2是全自动校正电子钟(带数字显示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在多种领域的自动校时电路模块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说明:1、内置天线;2、“滤波、本振、中放”;3、解码电路,型号为63D81046;4、数字信号线;5、单片机,型号为PIC16C54;6、接收机电源线;7、接收机电源开关;8、电池;9、显示器(图1中的显示器为指针式显示器,图2中的显示器为数码∠CD液晶显示器;10、整体电路部分。
从图2中可以看出,内置天线(1)接收到信号发射台的校表信号后,经前级“滤波、本振、中放”(2)等除去高频信号,将校表信号还原后,通过解码电路(3)的脚12,送给63D81046解码电路(3),经解码电路(3)解码后,将当时的校时前导信号、校时信号,关闭信号一起串行,经数字信号线(4)、单片机(5)的脚43,进入PIC16C54单片机(5),经过单片机(5)内部的编程软件完成当成的校正工作。接收机控制线(6),从解码电路(3)的脚18引出,经接收机电源开关(7),单片机的脚13与单片机(5)相连接。单片机(5)通过内部程序可定时开启接收机电源开关(7),以便接收校表信号,并通过内部程序自动将单片机(5)的脚13变为低电平(关断状),当接近第二次校时信号来临时几秒钟,单片机(5)的脚13变为高电平(供电状),准备接收校时信号的到来(等候状),如此不断校时,往复运行。正常工作后,每小时只开启几秒钟进行校表,这样可大大延长电池(8)的使用寿命。数码∠CP液晶显示器(9)用来正确无误地显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刚,未经李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