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44187.X | 申请日: | 200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8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发明(设计)人: | 庄春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春益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02;A45B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晴雨伞 改进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伞结构的改进,尤其是一种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
传统晴雨伞为方便使用,通常为伞设置了开启时的固定装置,有的为了使发收合后的伞不会随意开启,还专门为伞设置了闭伞固定装置。目前,这种专门用于伞闭合固定的装置是:在近把手端的伞杆上设置一弹性凸,在伞的下巢管部开设一供该弹性凸嵌入的槽孔。当伞闭合时,套置在伞杆上的下巢随伞的收合而滑向把手端。在下巢管部槽孔滑至伞杆上所设弹性凸时,弹性凸与下巢管部槽孔的配合,使伞进入闭合的锁定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这种闭伞固定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弹性凸作为独立的部件,安装到直径较小的伞杆上,其结构和安装工艺均较复杂;2、由于伞杆部开设了供弹性凸安装的切口,会使伞杆的抗折强度降低;3、一旦弹性凸失灵,则可能被锁定的伞无法开启,或无法再将闭合的伞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伞闭合固定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在伞杆和下巢管上开设弹性凸安装孔或锁入槽孔,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包括:伞面、长骨、短骨、绑线孔、伞杆、以及活套在伞杆上用于短骨定位安装的下巢,其特征在于:短骨与下巢的配合安装端套置设有绑线穿入孔的梯形结构柔性接头,该梯形结构柔性接头的梯形角端在伞收合时将脱离下巢的巢齿,卡置在下巢巢齿外圈边沿。
本实用新型的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设计原理是:利用梯形结构柔性接头特有的形状和易变形之特性,当伞被打开时梯形结构柔性接头起到普通短骨接头的作用;当伞闭合时,梯形结构柔性接头的角端脱离下巢的巢齿后,其形状还原,梯形结构柔性接头的角端便会卡置在下巢巢齿外圈边沿,达到伞闭合状态锁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其不但具有使用方便,锁定、开启灵活,手握伞杆舒适,提高伞杆的抗折强度等优点。且可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晴雨伞改进之闭伞机构非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从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晴雨伞改进之闭伞固定机构的基本结构与现有普通晴雨伞相同,由可将伞面撑开的长骨1、短骨2、上巢、下巢3构成的伞架和伞杆4组成。长骨1、短骨2与上巢、下巢3之间均采用绑线5穿置方式铰连接,即长骨1、短骨2安装端在上巢和下巢3的齿槽6内均可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闭伞机构的特征是,将用于短骨2与下巢3连接的接头7设计成梯形状,并采用柔质材制成,该接头7的中线位置亦设有供绑线5穿置的孔眼8,由于接头7为梯形状,故当其以孔眼8为轴心在齿槽6内转动时,梯形状接头7的两角端9、10运行半径是不相同的,因此,当伞闭合收拢时,随着下巢3在伞杆4上向把手11端的滑移,通过绑线5铰连在下巢3齿槽6内的接头7长角端9在转动中脱离下巢齿槽6,由于接头7柔质具有弹性,故在无下巢齿槽6的限制下,接头7的长角端9还原后,便卡置在下巢齿槽6外圈边沿,达到伞闭合状态的自锁定位之目的。当需将伞展开使用时,只须按常规方法手持下巢3,将下巢3朝伞顶方向推动,依赖接头7柔质所具有的弹性,接头7在转入下巢齿槽6时即会变形,不会影响伞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春益,未经庄春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构件固定扣具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伞杆连接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