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塞双向门控安全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4872.6 | 申请日: | 200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0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门控 安全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输液用的输液装置。
现有的输液器一般是由带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孟菲氏管构成,在出液通道上设置了一个外在的手动调整机构。这种结构的输液器存在着如下的不足,病人或看护人员必须时刻小心注意液体是否输完,如果没注意到,药液输完后,液面就会不断下降,至使空气进入人体或造成回血危险,而当护士换液时,则要重新调整,将孟菲氏管以下的空气排尽,这样一来,病人在输液时,因不得不时刻注意输液器而得不到放松的休息,而且也增加护士操作的繁琐性;这种输液器的再一个不足就是被输液的病人如果因上厕所或其它事情需要移动时,行走极不方便,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回血。为了解决这此问题,许多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合电子科技,制造出电子输液泵,能较精确的调速,并在液体输完时发出警报,但其造价十分昂贵,因而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和使用方便的单塞双向门控安全输液器,它可以自动地防止病人回血或空气进入病人的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孟菲氏管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其特征在于:隔片将孟菲氏管体内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设置在隔片上的隔板将上空间隔成点滴腔和浮子移动腔,隔板和隔片上分别设置有过液孔、阀孔,中空的浮子通过穿过阀孔的移杆与移动塞固连,移动塞与阀孔及出液口相对应,进液口与点滴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输液时,可以通过点滴腔观察点滴情况,药液经进液通道、过液孔、阀孔、出液通道液入病者体内;当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时,孟菲氏管内的液面下降,浮子通过移杆带动移动塞下移,直至将出液口堵住,整个液体处于静止状态,防止了空气流入人体,阻止了回血;在病人转移或移动过程中,当输液瓶较病人的位置低时,药液回流,孟菲氏管内的液面上升,浮子通过移杆带动移动塞上移,直至将阀孔堵住,使整个输液系统内的液体停止流动,防止了病人的回血;当恢复输液瓶的位置后,液体下流,移动塞下移,阀孔打开,使输液过程重新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操作技能;确保液面不会降到孟菲氏管的下方,使护士的换液操作更为方便。
3.安全保险,只要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可自动地防止病人回血或空气进入病人的体内,使病人或护理人员不必时刻过份地耗费精力;
4.点滴数仍可视,点滴时,浮子不会上下振动,保证过液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孟菲氏管体;2.进液通道;3.出液通道;4.隔片;5.隔板;6.过液孔;7.阀孔;8.浮子;9.移杆;10.移动塞。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孟菲氏管体1、进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其特征在于:隔片4将孟菲氏管体1内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设置在隔片4上的隔板5将上空间隔成点滴腔和浮子移动腔,隔板5和隔片4上分别设置有过液孔6、阀孔7,中空的浮子8通过穿过阀孔7的移杆9与移动塞(10)固连,移动塞10与阀孔7及出液口相对应,进液口与点滴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输液时,可以通过点滴腔观察点滴情况,药液经进液通道2、过液孔6、阀孔7、出液通道3液入病者体内;当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时,孟菲氏管内的液面下降,浮子8通过移杆9带动移动塞10下移,直至将出液口堵住,整个液体处于静止状态,防止了空气流入人体,阻止了回血;在病人转移或移动过程中,当输液瓶较病人的位置低时,药液回流,孟菲氏管内的液面上升,浮子8通过移杆9带动移动塞10上移,直至将阀孔7堵住,使整个输液系统内的液体停止流动,防止了病人的回血;当恢复输液瓶的位置后,液体下流,移动塞10下移,阀孔打开,使输液过程重新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浮子上下移动的灵敏度,浮子8的外形最好采用球状;当然,浮子8的外形也可以呈圆柱状,还可以呈其它的可在移动腔内移动的形状。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操作,浮子8和孟菲氏管体1上分别画有相对应的刻度线。当输液开始时,调整浮子8上的刻度线与孟菲氏管体1上的刻度线平齐,就很容易地确定或观察输液器是否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水上划板健身运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