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光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5673.7 | 申请日: | 200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曾焕清;张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光连接器,尤指连接器的座体为透光或半透光材料制成,并将发光元件定位于座体的背面,而使发光元件的光线可透射至座体的可视面。
现今电脑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增长,然而电脑上负责传递讯号用的各种连接器亦需设计出更多功能,如以电脑的连接器与网路用电话的对接插头而言,其二者即会需要经常作插拔动作,当损坏时或因传送时如需显现不同状态时(如资料传送中、网路连接中的讯号判别),而传统连接器并无可资辨识的设计,故连接器的状态显示或是否已经造成损坏的辨认,便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发的方向所在;因此,近年来即有厂商积极研发此类型的连接器,而目前此种连接器大致可区分为三种设计,第一种为直接于连接器的前方可视面上设置有发光二极体;第二种则于连接器内设置发光二极体,并以透光材料制成的导光板将光线引导至可视面(请参阅图5、6所示);第三种为将发光二极体焊接于底部的印刷电路板上,再以连接器内的导光板将光线引导至可视面(请参阅图7、8所示),而上述方式存在下列缺点:
一、直接将发光二极体置于可视面上,并连接至底部的印刷电路板上,将会增加发光二极体的导线支架的长度,若连接器的外型尺寸较大或为多层连接器模组时,将会形成发光二极体的组装及制造上的困难。
二、于连接器的座体内使用导光板时,其发光二极体的光线需经过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反射,再加上其它折射或散射的光损耗情形,将减弱光线在可视面上的强度,并会增加整体的制造成本及加工成本。
三、将发光二极体焊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即会增加印刷电路板制造厂商的成本,且于连接器的座体中亦需增设导光板,故相对成本增加,并会产生如第二点所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一绝缘座体内定位有复数的导电端子,且其座体前方可视面处设有供一般插头对接使用的插接槽,并于座体背面设立有发光元件,且其座体为透光或半透光材料所制成,以利使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线可直接穿透座体到达其可视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光连接器,在一绝缘座体内定位有复数导电端子,该座体前方可视面可供一般插头对接使用;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座体后侧处设有发光元件。
该座体为半透光材料制成。
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体。
该座体内的端子穿设于一端子座上,并以端子座的卡勾推入且扣持于座体内的轨槽处定位。
该发光元件的销脚焊设于座体后侧的线路板上。
该座体与线路板固定于一框架的容置槽及其外侧透空处。
该线路板背面设有复数端子,且各端子穿设于隔板的端子孔,而隔板利用二导轨沿框架的后侧滑槽推入定位。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透光连接器,实可改善现有技术的关键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在透光座体的可视面上可透过适当的角度设计,以利于光线射入至可视面后产生极大的可视角度。
二、发光元件的光线直接穿过透光材料制成的座体,并不经由反射或折射到达座体可视面,以避免光线传输时的损耗。
三、本实用新型在透光座体的可视面上较大,故易于辨认传输讯号的状态。
四、发光元件由座体背面的线路板连接,可有效减少发光元件的销脚长度。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于组合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现有的在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7为另一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另一现有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