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自动饲料筒无效
申请号: | 00246454.3 | 申请日: | 200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维 |
主分类号: | A01K5/01 | 分类号: | A01K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自动 饲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饲料筒,尤其涉及一种添加饲料更为方便的改进型自动饲料筒。
目前,台湾新型申请案号第85210344号『一种自动饲料筒结构改良』专利案,于85年7月8日提出新型专利申请,获得专利;经对外公开,甚受各界好评而一致公认为一极具创新实用的一种改进型自动饲料筒;诚然,专利权人一本研究开发精神,乃就原创作再提供更理想的结构创新设计,期使更合乎人性化的实用性,以方便使用。
原案一种自动饲料筒结构改良,主要为饲料筒中设有调节轴杆,且杆体上端所设的调节部与饲料筒相套合,另底端接设一拨料盘,而拨料盘底端以一穿杆伸入调节轴杆后,其穿杆另端则固设于承料盘上由调节轴杆上端调节部的转动件动作旋转,该调节轴杆可连带拨料盘上升或下降,以操纵拨料盘与饲料筒底沿之间隙,且该拨料盘于饲料筒底沿与承料盘之间产生隔空作用,促使饲料筒的干饲料不倒吸承料盘内的水,以确保其干饲料于饲料筒内保持干燥不腐。
由上述母案的构造可知,可达到促使饲料筒内的干饲料不倒吸承料盘内的水源,以确保其干饲料于饲料筒内保持干燥不腐的储存效益,但该干饲料具相当的摩擦力,加上地球引力作用,使饲料筒顶端的成堆饲料往饲料筒下端的饲料产生一压制作用,造成饲料筒内的干饲料极容易挤卡于该饲料筒底沿之间隙处而无法下落至承料盘内,使猪只无饲料可食,所以,专利权人即加以改进,使结构各方面皆可更具人性化、更方便,而不失原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添加饲料更为方便的改进型自动饲料筒。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自动饲料筒,主要设有饲料筒及承料盘,其中该饲料筒呈中空筒状,底端为一渐缩锥口,该承料盘盘沿处架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导管,而导管上端设有入水口及触动式出水口,一撑架套设于饲料筒底侧,该撑架两侧向下突伸形成耳部,耳部与下料管的连杆枢接,该下料管管壁设有贯穿枢孔,以枢杆将推动元件枢接于下料管的枢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推动元件呈“U”型,该推动元件上设有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在于:猪只可自行推动缠接于该下料管底部其推动元件的推杆,使下料管底部产生摆动,达到移动挤卡于下料管底沿其间隙处的饲料,使饲料得以页利落入承料盘内,添加饲料自动方便,且结构更为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剖视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如下:
谨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自动饲料筒,大致设有饲料筒10及承料盘20,其中该饲料筒10呈中空筒状,底端为一渐缩锥口,该承料盘20盘沿处架设有支撑架32,该支撑架32上设有导管33,而导管33上端设有入水口34及触动式出水口35;
一撑架11套设于饲料筒10底侧,该撑架11两侧向下突伸形成耳部111,以耳部111与下料管12其连杆121枢接,贯穿该下料管12管壁设有枢孔122,配合枢杆131将推动元件13枢接于下料管12的枢孔122,于推动元件13接设推杆132;
当饲料筒10顶端的成堆饲料往饲料筒10下端的饲料产生一压制作用,造成饲料筒10内的干饲料挤卡于饲料筒10下端其下料管12底沿之间隙处而无法下落至承料盘20时,即可由猪只自行推动枢接该下料管12底部推动元件13的推杆132,使推动元件13及其推杆132于下料管12底部产生摆动(参阅图3),由该推动元件13的摆动达到移动挤卡于下料管12底沿其间隙处的饲料,使饲料得以顺利落入承料盘20内供猪只食用。
本实用新型的该饲料筒下端套设有撑架,该撑架两侧向下突伸形成耳部,以耳部与下料管其连杆枢接,贯穿该下料管管壁设有枢孔,配合枢杆将推动元件枢接于下料管的枢孔,另于推动元件接设推杆;当饲料筒顶端的成堆饲斜往饲料筒下端的饲料产生一压制作用,造成饲料筒内的干饲料挤卡于饲料筒下端其下料管底沿之间隙处而无法下落至承料盘时,即可由猪只自行推动枢接于该下料管底部其推动元件的推杆,使推动元件及其推杆于下料管底部产生摆动,由该推动元件的摆动达到移动挤卡于下料管底沿其间隙处的饲料,使饲料得以顺利落入承料盘内,供猪只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维,未经张荣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6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