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7393.3 | 申请日: | 200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赞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78;C02F1/2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现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单一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而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其处理效果不好;而采用多种方法净化污水的处理方式又大都是各设备分置逐级处理,其处理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结构设计、综合多种处理方法于一机的污水处理装置,以使设备简化,缩短处理工艺流程,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要由滤筛部分、沉清池部分和气体氧化槽部分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其滤筛部分由固定在支架上的集水斗、安装于集水斗内的斜置筛网和配置在集水斗上部的流料箱构成;其沉清池部分由设置于支架下面的沉淀池和开设在沉淀池上部的清水口及配置在沉淀池下部的内排污管构成;其气体氧化槽部分由设置在沉淀池内的空气氧化槽、设置于空气氧化槽内并接于集水斗下水管下面的射流混合器及用于制备所用气体的空压机、臭氧发生器和空气分离器构成,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输送管接于射流混合器的上部,由空气分离器引出的空气输送管与套置在射流混合器下部的环形布气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沉淀池内壁与空气氧化槽外壁间的环形夹腔内设置有滤料层;在空气氧化槽的上槽口处设置有刮沫板和出沫口。
本实用新型综合多种污水处理方法于一体,具有结构紧凑、污水处理效果好、设备投资少的特点。
附图是本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支架13,在支架13上装配有内设斜置筛网1的集水斗2,该集水斗的上部配置有下部开设污水进口21的流料箱20,下部与筛网相对应开设有截留污物排出口3。在支架13的下面设置有上部开设清水口24、下部装配内排污管9的沉淀池8。在沉淀池8内设置有空气氧化槽6,在氧化槽6内设置有连接在集水斗2的下水管4下口上的射流混合器5。用于制备所用气体的设备包括有设置在支架上的空压机14,空气分离器18和臭氧发生器17,其空压机与空气分离器经压缩空气管16相连接,臭氧发生器与空气分离器一体配置。其臭氧发生器17的下端引出有臭氧输送管12接于射流混合器5的上部,由空气分离器18引出的空气输送管15配置流量调节阀19并与环形布气管7相连接,其环形布气管套置在射流混合器5的下部。在沉淀池8内壁与空气氧化槽6外壁构成的环形夹腔内的中部设置有滤料层10,该滤料层上方的环形腔构成清水出水槽11,其清水口24设置在该出水槽部的外侧壁上。在空气氧化槽6的上槽口设置有刮沫板22,与刮沫板相配置通过泡沫过渡导流槽装配有出沫口23。
利用本实用新型,使污水通过筛网滤除大部分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经筛网过滤的水直接进入射流混合器内与臭氧化气充分混合后进入氧化槽中进行臭氧的再溶解和气水分离;分离出的微小气泡作为污水中所含微细污染物质的载体在布气管输出空气的推动下浮升至水面,形成气、水、污物颗粒的混合体泡沫,由氧化槽的上口利用刮沫板经出沫口排出,进一步使污水净化;沉清池锥形池底使滞留于池内的浑水浓缩,沉淀浓缩的污泥借静水压力由排污管排出,而浮于沉清池上部的清水向上升流,通过置于环形夹腔的滤料层过滤后至清水出水槽,经置于槽壁上的清水口排出,得到回收的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赞,未经刘福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7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矿连续排放式离心选矿机
- 下一篇:螺栓热浸镀锌余锌甩除自动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