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3枚像景织物无效
申请号: | 00248629.6 | 申请日: | 200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加林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3 枚像景 织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纬线交织成的织物。
传统的丝织像景织物是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经线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交织而成的,如经典的都锦生黑白像景织品,就是由一组白色经线与两组黑白各一的纬线交织而成的。这种织物或织品,由于其组织为重纬结构模式,在表现画面明暗层次中多是由共口组织形式,以黑、白纬线交替在表里互换来显现的,因此,织物表面交织点组合观感明显,交织密度显得不足,使画面显得粗糙。另外,通常所采用的单层交织形式,从纬面缎纹渐变到经面缎纹,采取以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的1倍数递增经浮点渐变到经面缎纹的形式,使经浮点数目所反映的色层次较少,从而使织品画面的色差过渡不够细腻,逼真度较差。
由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号为98216523.4、99203993.2、99203994.0、99218691.9和9924564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披露了8枚、16枚、12枚、15枚和10枚像景织物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织物从纬面缎纹以经浮点数目递增渐变到经面缎纹,各缎纹均能构成完整的重复单元,解决了织物画面色差过渡不够细腻、逼真度较差的问题,能达到画面感观细腻、显色层次丰富、形象逼真度高的效果;可是这些方案,对于13枚织物就无一适合,原因在于其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13不能被1和13除外的整数整除而等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缺陷,制作出一种表面显色层次丰富的13枚像景织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13枚像景织物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的包含纬面缎纹和经面缎纹的13枚3飞结构织物,以经浮点数目多少分为若干个层次,其特殊之处是该织物由一组具一种颜色的经线和一组具另一种颜色的纬线交织而成的单层结构织物,以其径向相邻的n个纬面缎纹的结合作为n纬面缎纹,径向相邻的n个经面缎纹的结合作为n经面缎纹,从n纬面缎纹以经浮点数目纬向递增渐变到n经面缎纹,是以n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13n的1/n等比例纬向递增经浮点,具有11n+1个层次,其中第k个层次的经浮点数目为13(n+k-1),n为大于1的正整数,k=1,2,3,……,11n+1。
所述的n可以是2、3、4、5、6、7、或8,与之对应的n纬面缎纹和n经面缎纹可分别称为双纬面缎纹和双经面缎纹、三纬面缎纹和三经面缎纹、四纬面缎纹和四经面缎纹、五纬面缎纹和五经面缎纹、六纬面缎纹和六经面缎纹、七纬面缎纹和七经面缎纹或八纬面缎纹和八经面缎纹。
n也可以是大于8的正整数。
由于13枚织物其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13不能被1和13除外的整数整除,当径向相邻的n(大于1的正整数)个纬面缎纹结合作为“n纬面缎纹”时,其经浮点数目(13n)就能被n整除,如此便能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n纬面缎纹、n经面缎纹以及介于此二者间的不同经浮点数目的缎纹组织结构,均能构成完整的重复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n纬面缎纹是指织物经浮点数目最少的重复单元,n经面缎纹是指织物经浮点数目最多的重复单元。
本实用新型从重复单元的纬面缎纹渐变到经面缎纹,反映经浮点的层次数目为11n+1。当n=1时,相当于以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的1倍数递增经浮点渐变到经面缎纹的形式,此为本申请人提出上面提及专利之前的已有技术的交织形式,此情况下反映经浮点的层次数目为12;而本实用新型此种层次数目可以是23、34、45、56、67、78、89等等,以11的倍数增加。层次数目越多,层次间色差越小,如此可使画面过渡越细腻。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本质上在于以较的经浮点数目递增,从纬面缎纹渐变到经面缎纹的。
本实用新型从构成完整重复单元的n纬面缎纹以经浮点数目纬向递增渐变到n经面缎纹,是以n纬面缎纹经浮点数目13n的1/n等比例纬向递增经浮点,其显色层次数目N为:
N=11n+1 (1)式中n=2,3,4,……;其中第k个层次的经浮点数目M为:
M=13(n+k-1) (2)式中n=2,3,4,……;k=1,2,3,……,11n+1。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13枚10飞、13枚4飞、13枚9飞等织物。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13枚织物,对于a枚织物,上述(1)式可表达为:
N=(a-2)n+1 (3)(3)式可表达为:
M=a(n+k-1)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加林,未经李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8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式截止阀
- 下一篇:电力电子系统治理谐波及闪变用多功能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