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的脚轮架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50137.6 | 申请日: | 200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A45C13/3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陈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脚轮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的脚轮架组合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让行李箱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份有补强的结构,且能相应箱体宽度变大的脚轮架结构。
常规的行李箱有许多种形式,目前的产品主流大部份是设有两轮式的脚轮,其相对应设有相对应的补强结构,但是要将两轮式改设成四轮式的结构,常规的两轮式的设置方式,必需有相对应的变更,由于行李箱具有六个面,其有一个面为张开的箱盖,箱盖的相对应面为底面,在箱盖的项面与底面处,并不适合设置脚轮,因为要适合于堆栈或平放的置物、取物,所以只能设置于侧面。
一般呈现为方形的箱体,在周边为长侧面或短侧面,均可以设置,因此会产生两种设置型态,由于侧面长短不一,但是却可能厚度相同,也就是说,行李箱的厚度为了要适合于实际使用的状况,其厚度的变化不大,也就是不论其箱体的长宽如何,在各种型式的箱体间的厚度都差不多,本实用新型为了让行李箱的使用更方便,使制作更方便,且能产生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并能从两轮式的只能单向朝前行拉动的使用状态,提高至四轮转动式的任意方向均可自由移动的使用状态,便会产生有更省力更容易带动的效果。
有的常规结构采用单独的设置方法,如图5至图7所示,在箱体7上要设置为拖动面的侧面的四角处分别接置有一脚轮8,该脚轮8为具有外固定体81,外固定体81为侧视呈L状夹持着箱体7形成,并由外固定体81上形成有一突起的轮座罩部82,以轮座罩部82与箱体7上相对应的一凹入部相接,它经由数个固定螺丝9,把外固定体8锁接,先穿过外固定体8的固定螺孔后穿过一底板片86的螺孔,而外固定体81 于轮座罩部82的相反面形成向下延伸的底视呈U状的一环壁部83,与配合角落的侧面部80。
该脚轮8另具有一轮座84,轮座84具有一座体,座体中有一贯穿孔841,由该贯穿孔841处由下朝上接有一固定销轴85,固定销轴85下端具有一环缘以套接于贯穿孔841处的底端处,让固定销轴85的上端穿过一环盖片861之处与底板片86的中心孔,并与底板片86形成固接的状态,而环盖片861是置放于底板片86的下方,且在轮座84的顶端面中设有一珠槽842,分别容入滚珠862,由轮座84的下端一对滚轮耳843,在一轮89中套入一环套88后,环套88两端各接有一轴承87,然后以一轴90经过一侧的滚轮耳843的孔经该对轴承87后,由另一侧的滚轮耳843的孔处穿出而枢接固定,使轮座84可经自由在平面上旋转,轮89则于垂直面上滚动,组成万向转轮式的脚轮8;由于此种脚轮的外固定体是形成有三面的护角型式接于箱体7的端角各面上,但仅有包覆的角处有较佳的强度,在箱体立置使用时具有脚轮的侧面,会成为使用状态的底面,由于仅有四角落处才有与箱体间的补强,让成为底面使用的表面其它部份位置的强度明显不足,即影响到移动使用中的稳定性,于移动中碰到外物会产生凹入现象,或各角的脚轮移动性不一致。
于是,设有另外的一种结构,就是使整个侧面的外表形成为一整体的轮架结构,即是于一整面底板的四角分别接有一脚轮,再将该底板的四角分别接有一脚轮,再将该底板的四角运用接合组件固定于箱体的侧面,但是这种设置方式,虽有其强度上的保障,但对制造者的负担加重,因为模具需相对应地变大,更不容易制作,并使制造成本提高,且每一种样式,即需要一组模具,仅能适用一种型式,也因此增加了售价,相对地限制了适用的范围,让产品的多样化受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脚轮座和补强横杆所组成的行李箱的脚轮架组合结构,它具有制作方便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在行李箱要作为滚动面的侧面两侧边处各接置有一脚轮座,各脚轮座底面各接设有一对的万向转轮,各脚轮座为具有一相连结延伸成护边的包覆体,以包覆体结合于行李箱上;另由相对应的两脚轮座的包覆体相向延伸有一对杆套部,各杆套部中接有一横杆的一端,以横杆形成外部的补强。
也就是说,在一行李箱立置时的底面两侧处各设有一对万向转轮,各万向转轮分别有一轮体座,轮体座分别以一销轴穿有一能径向平面转动的滚珠套后固定于一左侧脚轮座或一右侧脚轮座的轴座上,各转轮中分别有一滚轮分藉一轮轴穿过顶轴承枢接于轮体座的两耳的轴孔处,其由一对的转轮组成一侧的脚轮组,各脚轮座为具有一相连结延伸成护边的包覆体,包覆体中设有一突出部,另由包覆体底面延伸有一对杆套部,各杆套部中有一突柱,以突柱定位有一横杆的一端,同时于箱体之内有一补强内板,经过突柱以结合组件连结至补强内板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光导鼓浸涂机
- 下一篇:滑板车的滑板座与枢接块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