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无效
申请号: | 00250376.X | 申请日: | 200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楠;丁尚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楠;丁尚玉 |
主分类号: | F01M1/22 | 分类号: | F01M1/2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48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安全 润滑 自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润滑系统安全保护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有: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指示器、机油温度器、机油散热表、调压阀、安全阀(旁通阀)等,无论是机油压力表、机油温度表,还是机油显示器,它们仅仅反映了机体内润滑油的工作状态。如压力、温度、存量等,其作用仅仅是警示而已。一旦润滑系统发生故障,它们不会也不可能控制局势的发展,无论是安全阀、调压阀,还是散热器,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局部保护润滑系统的安全运转。如调整压力、给机油降温,但这并没能排除故障,也不能从整体上保护润滑系统。由于柴油机燃油系统和润滑系统是独立的、分离的,一旦润滑系统发生故障而燃油系统工作正常,柴油机仍在工作,润滑系统的故障部位或受损部件会继续遭到损坏,直至整个系统报废,而润滑系统却不能自动阻止本身继续遭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柴油机润滑系统和燃油系统有机结合,通过润滑系统工作产生的机油压力大小控制燃油系统工作的柴油机安全润滑自动保护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贮油腔、设置在贮油腔内的可在贮油腔内移动的活塞,活塞一端相连接的起动拉杆设置在和贮油腔相连接的套筒内,起动拉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贮油腔上设有机油输入孔。
本实用新型在套筒顶端设置有压力调整螺塞。
本实用新型在起动拉杆的外端设置有锁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机油输入孔通过机油管和缸头机油输入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推杆的顶端设置在齿轮箱侧盖内供油拨叉的一侧,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利用静液传动增力原理,通过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产生的机油压力来实现工作。它通过润滑油输入孔和推杆分别与润滑系统、燃油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它们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以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为核心的安全保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行保护装置比较,有以下保护功能。
1、自动保护功能。本装置是根据静液传动增力原理,利用机体内机油压力工作,一旦润滑系统发生故障,机油压力减小到某一程度或消失时,它将自动行使其保护职能。也就是说,它的保护作用具有自发性。
2、整体保护功能。本装置把润滑系统与燃油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以它为核心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安全保护系统。一旦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柴油机将通过本装置迫使燃油系统停止供油,润滑系统也将停止运转,避免了故障部位或受损零件继续遭受损坏,整个润滑系统亦将得以保护。
3、强制保护功能。因为本装置工作的原动力是润滑系统的机油压力。一旦该系统出现故障,机油压力减小至某一限度,它必将坚决履行其保护职能,也就是它的安全保护作用是强制的、客观的,这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可能使润滑系统遭受损坏的人为因素。
4、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能保护柴油机有一个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本装置使柴油机拒绝润滑系统的不良工作环境(带故障工作)。因此,润滑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五大功能,使该系统各部件工作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柴油机起动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柴油机正常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柴油机发生故障时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推杆顶端设置在供油拨叉一侧示意图。
在附图中:1自控器、2机油输入孔、3贮油腔、4推杆、5活塞、6复位弹簧、7连接销、8起动拉杆、9套筒、10压力调整螺塞、11锁定支架、12齿轮箱、13机油管、14供油拨叉。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即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1在柴油机停机时的工作状态。推杆4在复位弹簧6的推力作用下位于上止点,同时把供油拨叉14推至停止供油位置,柴油机处于停机状态。
第二工作状态如附图2所示:即柴油机安全润滑自控器1在柴油机准备起动时的工作状态。用力拉动起动拉杆8,并用锁定支架11将其锁定,在拉力作用下,推杆4与供油拨叉14脱离,移动至起动点(上止点到下止点的四分之三处),燃油系统供油恢复,为起动柴油做好供油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楠;丁尚玉,未经丁楠;丁尚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0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弧焊机
- 下一篇:内燃机程控歇缸环保节油器的执行摇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