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无效
申请号: | 00252001.X | 申请日: | 200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2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严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进发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 号角 扩音 喇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音喇叭,特别涉及一种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
众所周知,传统喇叭是通过音箱来发挥散扩音效用,故向来广泛地被大众所应用;且在大众的印象中,喇叭的形式不外乎号角型式,或圆筒形设计,再接上音频放大器与音源,而发出扩大的声音;且输出功率愈大的喇叭,其所需的共振音箱亦愈大。
请参阅图1所示,是揭示一种已知的号角扩音喇叭,其是采折叠式管形设计,并于一端设有头部,如此在使用上,利用一固定座得提供该号角扩音喇叭装设在所需的既定位置上。
但由于传统可输出大功率的喇叭,即使是号角型式的扩音喇叭,虽采折叠管形结构,但仍然无法有效缩减整体体积,故传统所使用的大功率扩音喇叭,普遍可归纳出具有摆设不易、占空间、装于车辆上时引擎室几已无空间可安装等缺点,故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进。
于是,本创作人即是针对此点,经无数次的实验与试作(目前已有手工模型供测试比较),进而设计出一种创新的具有大功率的扩音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进而在保有大功率输出的前题下,能省去制作时间、材料与成本并具制作容易且结构简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主要包括有音箱、音圈组及磁铁组;其特征在于:
该音箱是一截面为U型的箱体,并在其周缘内面及内底面采以等分方式一体形成有多个凸起的呈弧形的隔片,并区隔成多个大小相同的共振空间,且每一隔片在近底面中央处并不连接而形成一凹陷的空槽,并通过音圈组及磁铁组的嵌入组合,形成多个类似小型共振音箱形式的小喇叭。
该音箱内每一弧形隔片与音圈组的壳体的弧曲度相同且相互紧密贴合。
该音圈组的壳体内嵌设有一弧形音膜。
该扩音喇叭增设一能提供不同形式的固定效用,并兼具调整其摆设角度效果的活动形式的挂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其音箱采以截面呈U形的箱体,并在内面一体形成多个凸起的弧形隔片,而将其内部均匀区隔成具有多个且大小相同的共振空间的形式,接着取音圈组及磁铁组并予以顺序装置于其内,且以螺栓贯穿锁固结合成一体,使音圈组的壳体弧面能与每一弧形隔片形成完全紧密贴合的形式,如此便能构成一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而完全摒除传统大功率喇叭具有的大体积缺点,从而达到省去制作时间、材料及成本,并且制作容易且结构简单的目的;又该扩音喇叭在使用上,更能结合一可提供吊挂或站立效用的挂架,藉以提供多元化的摆设效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是一种针对传统大功率扩音号角喇叭,因采折叠式管形设计所导致体积无法缩减的情况,而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薄,功率又大的一种薄型化号角扩音喇叭,此种喇叭的成本低,且能节省大量空间,并由于其为薄型,不仅不占空间,更能将原有空间作有效运用;更重要的是,亦能保有音质佳、音量大的大输出功率的功效,且效果更超越了同级数号角的扩音喇叭,而具经济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号角型喇叭结构的发声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形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形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声波行进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声波行进示意图二。
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构成喇叭的基本三部分所组成,包括有音箱1、音圈组2及一磁铁组3;其中
音箱1,是一截面为U型的箱体,并在其周缘内面及内底面采以等分方式一体形成有多个凸起的呈弧形的隔片10,并区隔成多个共振空间11,且每一隔片10在近底面中央处并不连接而形成一凹陷的空槽12,并据此形成多个类似小型共振箱形式的小喇叭;
音圈组2,为具备有一端形成开放、另端形成弧面中央处并设有透孔(图未示)的壳体201,该壳体201恰可嵌固于音箱1内,且其弧面是与音箱1内每一弧形隔片10非常紧密的贴合,形成具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小型共振空间11。又在壳体201内嵌设有一上端为线轴20,下端为弧形的音膜24,且又施以一具有多个等分结合孔22的固定环21抵紧,该线轴20环面并缠绕有金属绕线23,而该音膜24的弧形面则是与201的弧曲度相似但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进发,未经严进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2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