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浓度臭氧产生器-Ⅰ无效
申请号: | 00252667.0 | 申请日: | 200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2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白敏菂;张芝涛;白敏冬;白希尧;周晓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焦宪长 |
地址: | 116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臭氧 产生器 | ||
1 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主要包括由放电极及其支承体、接地极及其支承体、和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所构成的臭氧发生部件,与放电极相连的高频高压电源以及支架等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放电极支承体和接地极支承体上开有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放电极和接地极的冷却腔和与冷却腔相连通的供冷却液进出循环流动的管路,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是由中间夹有抗氧化金属层的双层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所构成,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极薄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冶贴于接地极的支承体上,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隔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是由中间夹有抗氧化金属层的双层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所构成,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所说的带有冷却腔的接地极支承体与放电极相对应的一面直接实现的,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隔片。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介质层的厚度为0.47~1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其面积为100~1600cm2。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电阻率其值为>1014Ω·cm,所说的高介电常数其值为>9。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和接地极的支撑体均为由合金率或不锈钢制作的长方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2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