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双重防伪瓶及瓶盖无效
申请号: | 00253282.4 | 申请日: | 200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段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金生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135007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双重 防伪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中容器类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毁瓶又毁盖的一次性双重防伪瓶及瓶盖。
目前,酒类生产厂家为防止自己的产品被他人假冒,都在想方设法地在出厂包装的酒瓶上增加防伪装置。综合现有的防伪装置所采用的多是开启后毁盖或毁损瓶口处的预留的凸块。常见的有金属螺纹盖的,瓶口带可挤断的凸挡块的方式和压扣式塑料瓶盖的瓶口带可挤断的挡块及钩住瓶盖的卡块。见中国专利ZL91221366.3和ZL96212837.6。前述的专利文件记载的都是毁损瓶口上的凸挡块,瓶盖则不损,或毁损部位不明显。同时金属螺纹瓶盖的封口过程复杂,开启瓶盖也不顺畅,塑料瓶盖的形式,开启后瓶盖无损,防伪性不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塑料或脆性材料制成的瓶盖,开瓶时盖和瓶颈均有破损的双重防伪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瓶的技术方案是在瓶颈上有外螺纹,在螺纹下方有易折耳,在易折耳下有一圈凸环。在凸环中也可设置防橇槽。
以上即完成本实用新型防伪瓶的结构,为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防止瓶颈上的易折耳在扭断截面伤人,和瓶盖未毁即被拔下,在瓶颈上相应瓶盖轴向长度范围内有卸盖旋向阻止凸挡。
本实用新型瓶盖的技术方案是:瓶盖内圆周表面有两段以上间断的与瓶颈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瓶盖下口对应易折耳处有容纳易折耳的凹缺,瓶盖底与圆筒部分连接处有断点。
以上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瓶颈上的卸盖旋向阻止凸挡不在瓶盖的间断的螺纹移动路线上时,在瓶盖内还应增设一块与瓶颈上的卸盖旋向阻止凸挡相抵触的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瓶颈和瓶盖的配合及工作关系是从瓶盖底方向将瓶盖推压到瓶颈上,瓶盖上的间断螺纹嵌入瓶颈上的螺纹内,瓶颈上的易折耳进入瓶盖的凹缺之中。易折耳不断,瓶盖不能旋转。同时由于瓶颈上的卸盖旋向阻止凸挡的作用使瓶盖不能旋下,只能向旋紧的方向扭转。当瓶口对瓶盖的压力超过瓶盖与圆筒部分的结合力时,瓶盖底被顶下,瓶盖的圆筒部分留在瓶颈上,开启塞在瓶口的内塞即完成开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取得了毁盖,损瓶的双重防伪效果,增强了防伪性能。
图1为瓶颈正面示意图;
图2为瓶颈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瓶盖装在瓶颈上的示意图;
图4为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瓶盖俯视图;
图6为瓶盖的仰视图。
实施例:
采用现有技术的工艺制造容器瓶1,在瓶颈上制出一圈以上的螺纹2,在螺纹上留有卸盖旋向阻止凸挡3,高度与螺纹高度相仿或略低些,在瓶颈的螺纹下方设易折耳4,易折耳的高度大于拟采用的瓶盖的厚度,其根部截面应在扭转瓶盖时能被挤断(或用小物件橇断)为准。在易折耳下方为一圈凸环5,在凸环5对应易折耳下沿处有一块凸起面6,用以保护易折耳不被磕碰。
采用现有的塑料或脆性材料制成的瓶盖工艺制造瓶盖7,瓶盖内圆柱表面有两段间断的螺纹8,在盖下口处有凹缺9。瓶盖底面与圆周连接处有断点10,对于瓶颈上的卸盖旋向阻止凸挡设在螺纹线以外的,瓶盖内还有与卸盖旋向阻止凸挡抵触卡块11。
在凸环5中也可设置防橇槽12,在对应凸起面6两侧不设此槽(如图1和图2所示),一旦使用者橇瓶盖时,槽的边缘即可破坏,能防止人为橇盖,设此槽的目的是为防橇,加大防冒力度。若不设置此防橇槽,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防伪整体技术方案。
在上述瓶颈、瓶盖制成后,将瓶盖置于瓶口上方,瓶盖的凹缺对准瓶颈上的易折耳,向下推扣瓶盖,使瓶盖的间断螺纹嵌入瓶颈螺纹,瓶盖即被固定在瓶颈上。开瓶时,扭断或橇断易折耳,向拧紧瓶盖的方向旋转瓶盖,瓶盖底被挤掉,瓶盖圆筒部分仍留在瓶颈上,打开内塞,即完成开瓶。在这一开瓶过程中,瓶盖被毁,瓶颈上的易折耳脱落,防止了他人对瓶和瓶盖的重复使用,达到了一次性双重防伪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金生,未经段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3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