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无效
申请号: | 00254383.4 | 申请日: | 200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乡;许耀元;李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4 | 分类号: | B29C6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波 熔接 立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热源或高周波熔接的模具。
现有的高周波熔接模具均为平面模具,设置在高周波机台的上、下平板之间。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为:模具架设在上平板上,下平板是平的;一种为:模具架设在下平板上,上平板是平的;还有一种为:模具是活动的,则上下平板均为平的。由此可见,传统的高周波模具熔接物料时,总有一面是平的,从而使高周波熔接局限于平面的熔接,也就是说不管所需熔接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物料,熔接面均属于一平面上。虽然PVC物料的熔接有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因PVC物料的延伸率较大,通过特定的模具和方法(编模),可以使不同平面的物料通过变形使熔接面在同一平面上。但若熔接不同平面的、延伸率很小的且熔接线不在同一平面直线上的,传统高周波模具很难实现,一般只能采取化曲线为多线段的方式来进行加工,大大的降低了加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的进行物料的曲面熔接,加工速度快、精度高的新型立体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依据这样设计理念来实现的:分析熔接后成品的实际形状,画出其各平面分解图,利用曲线垂直投影为直线的原理,把方向相反的两条熔接曲线投影在同一曲面上,再把曲面分成上下两部分,设计为由上模和下模组成的新型立体模具;上模、下模均包括底座和熔接面,其上模熔接面为内凹曲面,下模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相吻合的上凸曲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模熔接面可以是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构成;下模的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吻合的空间曲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模熔接面上设有若干条熔接线。
由于采取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吻合的熔接面,可以方便的熔接不同平面的、延伸率很小的且熔接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料。其熔接方式为曲面熔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熔接面的弧度可根据欲熔接后成品的实际形状设计。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A-A剖面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局部放大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C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D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E向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上模(1)、下模(2)上模均包括底座(14)(24)和熔接面(11)(21),其上模(1)熔接面(11)为内凹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12)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13)构成,在熔接面(11)上设有4条熔接线(15);下模(2)的熔接面(21)为与上模(1)的熔接面(11)相吻合的上凸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22)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23)构成。
使用时将立体模具的上模(1)、下模(2)分别固定在高周波机台的上、下平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4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